美国新太空望远镜如何破解宇宙膨胀之谜?揭秘宇宙膨胀,美国新一代太空望远镜的探索使命
你们有没有想过,宇宙就像个正在膨胀的气球,可谁在给它打气呢?这个问题困扰了科学家几十年,直到最近NASA憋了个大招——他们造了台汽车大小的望远镜,据说能在两年内扫描4.5亿个星系,比咱们刷短视频还快!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代号SPHEREx的太空侦探,看看它怎么帮人类解开宇宙膨胀的谜团。新手想快速涨粉得找对方法,科学家想破译宇宙也得靠黑科技啊!
一、这望远镜看着像汽车零件?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SPHEREx的照片我都惊了,这货长得跟路边改装车似的。主镜直径才餐盘大小,还没我家猫的饭盆大。但人家有个绝活:每次观测能覆盖200个月亮面积的天区,相当于同时监控整个北半球的天气。更绝的是它的滤光片系统,能分辨102种红外色差,活脱脱一副彩虹眼镜。
这玩意儿造价才4.88亿美元,连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的零头都不到。不是说便宜没好货嘛?它用了三层铝箔纸似的防护罩,能把自身温度降到零下210度,比南极还冷30度。为啥要这么冻人?因为它的红外眼睛特别怕热,稍微有点温度就会把自己看花眼。
二、宇宙膨胀到底怎么测?
这里得说个冷知识:星系离我们越远,跑得越快。就像往气球上画点,吹气时相邻两点分开得慢,隔得远的分开得快。SPHEREx要干的就是给全宇宙星系拍证件照,记录它们的光谱红移。你可能要问,这跟膨胀有啥关系?其实红移量就是星系的"逃跑速度计",数据攒够了就能倒推出宇宙膨胀的加速度。
不过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举个例子,要是让你从北京到上海每隔1米测一次海拔,还得在两年内完成,是不是听着就头大?SPHEREx的解决方案是搞了个旋转扫描模式,每六个月就把整个天空扫一遍。它那个线性可变滤光片设计,能像老式磁带机换磁带那样切换观测波段,省去了传统光谱仪的笨重结构。
三、跟韦伯望远镜啥区别?
这就好比手机里的千元机和旗舰机,各有各的绝活。韦伯望远镜就像专业单反,专门拍宇宙深空艺术照;SPHEREx更像全景扫描仪,专攻大数据采集。举个具体例子,韦伯拍个星系得瞄准老半天,SPHEREx咔嚓一下就是几百万个星系入账。
不过要说黑科技,韦伯那个遮阳伞确实牛——五层镀铝薄膜展开有网球场大,防晒指数百万级,SPHEREx的铝箔防护罩在它面前就像太阳伞碰上了防晒霜。但SPHEREx胜在便宜量大,两年任务周期花的钱,还不够韦伯望远镜做次保养的。
四、能找外星人吗?
虽然主要任务不是这个,但SPHEREx还真留了手绝活。它的红外眼睛能看清星际尘埃里的水冰、一氧化碳这些"生命原料",就像在超市货架上扫描食品成分表。要是哪个星系附近突然冒出大量有机分子,说不定就是外星文明的厨房炸了。
不过科学家更关心的是银河系里的化学元素分布。比如他们发现猎户座大星云里甲醇多得能开酿酒厂,这玩意可是构成氨基酸的前体物质。SPHEREx要把整个银河系扫个遍,搞个"宇宙元素周期表",说不定哪天就能发现地球2.0的配方。
有人可能要问,既然都有韦伯望远镜了,还造这个汽车大小的干啥?这就好比问有了显微镜为啥还要CT机——宇宙这盘大棋,得从微观到宏观全方位观察才看得明白。SPHEREx的杀手锏就是它的全景扫描能力,两年时间要完成的数据量,够传统望远镜忙活几十年。要我说啊,人类迟早得给这些太空侦探发个集体诺贝尔奖,毕竟它们正在改写咱们对宇宙的认知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