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卡成蜗牛?三步清理法让老机器跑出新速度!三招破解服务器卡顿,老服务器焕发新活力!
哎,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刚买的服务器,用着用着就变卡了,打开个文件要等半天,就跟老牛拉破车似的。去年我们公司那台服务器就是这样,运维小哥急得直薅头发,最后发现是垃圾文件堆成了山!今天就带大家看看,怎么给服务器做个大扫除,让它重新健步如飞。
▶️ 场景一:深夜报警的运维小哥
"滴滴滴——"凌晨三点,小王被监控警报惊醒,服务器磁盘爆红98%!这种紧急情况怎么破?
- 临时文件大清剿:用
find / -type f -name "*.tmp" -delete
扫荡全盘临时文件,特别是/tmp目录就像个垃圾中转站,得定期清空 - 日志瘦身术:执行
logrotate -f /etc/logrotate.conf
自动切割日志,把半年前的访问记录打包扔进冷存储 - 容器大扫除:运行
docker system prune -a
,那些没用的镜像、停止的容器立马消失,能腾出几十G空间
(上周隔壁组就因为没清Docker镜像,差点耽误线上发布会!)

▶️ 场景二:创业公司的存储噩梦
刚融到钱的张总发现,服务器突然提示"存储空间不足",可明明才用了半年啊!
- 揪出空间大盗:
du -sh /* | sort -rh | head -n 10
这个命令一敲,马上看到/var/log占了35G - 智能清理三件套:
- 用
journalctl --vacuum-sizeM
压缩系统日志 apt autoremove
清除老旧软件包,像清衣柜扔旧衣服- 配置
logrotate
每周自动处理日志,设置保留7天
- 用
(他们公司实习生把调试日志全开着,结果生成了一堆没用的DEBUG记录)
▶️ 场景三:手抖程序员的救赎
小李不小心删了重要文件,这才想起没做清理规划:
- 安全清理四原则:
- 动刀前先
tar -zcvf backup.tar.gz /要清理的目录
- 用
lsof | grep deleted
查"僵尸文件",重启相关服务释放空间 - 大文件用
shred -n 3 -z
彻底粉碎,防止数据恢复 - 重要数据迁移到OSS对象存储,本地只留热数据
- 动刀前先
(去年有个同事清缓存时误删数据库,幸亏有异地备份才保住饭碗)
小编血泪教训:
- 定时任务不能少:在crontab里加个
0 3 * * 6 /root/clean.sh
,每周六凌晨自动打扫 - 监控预警要灵敏:装个Prometheus+Alertmanager,空间超80%就发告警
- 清理≠删除:把/var/log分区分开挂载,日志单独放一块盘
- 新人必读文档:新员工入职先看《服务器清理白名单》,哪些目录动不得写得明明白白
(说个真事,上个月有团队把正在写的日志清空了,结果排查线上故障时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