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增病例又反弹?五一出行如何避开感染高峰?五一假期防疫指南,避开感染高峰,安心畅游无忧
哎,你们发现了没?今天打开手机又看到疫情数据往上蹿了。特别是五一假期就在眼前,这疫情到底啥情况啊?新手小白可能看到一堆数字就懵圈,别急,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讲明白。
先说今天刚出炉的数据(截止4月28日24点):
- 本土确诊新增60例:甘肃21例、四川16例、广西10例这三个地方就占了近八成
- 无症状感染者390例:广西121例和甘肃112例简直像约好了似的
- 输入病例19例:虽然比上周降了点,但坐飞机回来的朋友还是要当心
说实话,看到这些数字可能有人会紧张,但咱们先别慌。这波疫情有个特点——局部聚集性爆发。举个例子,像北海海城区这两天新增了99例无症状感染者,这地方现在肯定在全力排查。还有山东菏泽,93例无症状全是在集中隔离点和高风险区发现的,说明现在防控抓得确实紧。
五一出行必看!三招教你躲开病毒
马上要放假了,很多人纠结到底能不能出去玩。小编翻遍卫健委文件,给你们划重点:
①出门前准备
- 查清目的地风险等级(比如甘肃、广西部分区域现在中高风险)
- 包里必须带这三样:N95口罩、酒精湿巾、便携洗手液
- 有咳嗽发烧的赶紧取消行程,别害人害己
②路上怎么防护
- 坐高铁飞机尽量选靠窗座位,少摸扶手和小桌板
- 自驾的朋友进服务区上厕所,记得先喷消毒液再碰门把手
- 带点独立包装的零食,比在服务区吃饭安全
③到了景区怎么玩
- 避开上午10点和下午3点的人流高峰
- 扫码购票时用酒精棉片擦手机屏幕
- 拍完照发朋友圈记得用消毒湿巾擦手机
重点人群特别注意!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这些高危群体,最近真的要小心。国家疾控专门提醒,感染后容易出现长新冠症状,比如持续疲劳、脑子记不住事。小编亲戚家老人上个月感染,到现在爬楼梯还喘得厉害。
特殊人群防护要点:
- 出门买菜尽量让子女代劳
- 晨练别去跳广场舞,改成在家打太极
- 降压药、降糖药多备半个月的量
最近这波疫情到底咋回事?
可能有人要问:不是说疫情结束了吗?怎么又冒出来了?根据中疾控3月报告,现在流行的是奥密克戎XDV系列变异株,传播速度比之前快1.5倍。而且五一人员流动大,病毒搭着高铁飞机全国跑也不奇怪。
不过也别太担心,现在重症率只有0.23%, *** 亡病例更是极少。关键是咱们自己要把防护做到位,特别是家里有学生的,最近学校最容易出现聚集感染。
小编观点:说实在的,疫情都第五个年头了,咱们既不能过度恐慌,也不能彻底躺平。五一该玩玩,但口罩该戴还得戴。记住八个字——玩得尽兴,防得仔细。最后提醒下,要是从外地回来出现嗓子痒、低烧,赶紧去做个核酸,别想着自己硬扛。毕竟健康这事,宁可小题大做,也别后悔莫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