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P-seq实验怎么做?三大关键步骤避坑指南,ChIP-seq实验怎么做?三大关键步骤避坑指南
哎各位实验室的小伙伴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抓狂时刻——辛辛苦苦做了半个月的ChIP-seq实验,最后测出来的数据像一锅浆糊?别急!今天咱们就手把手教你避开那些坑,让你的实验数据漂亮得能直接发朋友圈!
第一幕:样本处理的生 *** 时速
刚进实验室的小王同学,拿着细胞培养皿的手都在抖:"师兄,这甲醛到底要加多少啊?"
关键来了:
- 甲醛浓度:1%是黄金比例,就像煮泡面的水量,多了发苦少了夹生
- 交联时间:
- 组蛋白:1-10分钟(手速要快)
- 转录因子:10-30分钟(卡着表计时)
- 辅因子:30分钟起步(记得用甘氨酸及时叫停)
- 组织处理:切块要像切寿司,1.5mm见方才入味,太大块的样本会像没煮透的牛排
第二幕:染色质碎片的刀工秀
博士师姐老张的经验:
"超声波这玩意就跟打鸡蛋似的,得掌握节奏!"
- 参数设置:
- 强度:30%起跳,逐渐加码(别一上来就开最大档)
- 间隔:工作10秒歇30秒,防止样本过热
- 片段检测:合格的碎片就像珍珠奶茶的珍珠,200-500bp最Q弹
- 酶切替代方案:适合娇气样本,像对待草莓蛋糕一样轻柔
第三幕:抗体选择的相亲大会

实验室钱老师血泪史:"去年用错抗体,三个月数据全废!"
选抗体三大铁律:
- 认准ChIP级别:普通抗体就像约会照骗,见光就 ***
- 单克隆优先:多抗容易沾花惹草,单抗才是专一暖男
- 看验证数据:上CiteAb查口碑,跟查大众点评似的
抗体类型 | 适用场景 | 风险指数 |
---|---|---|
多克隆 | 组蛋白修饰 | ★★☆☆☆ |
单克隆 | 转录因子 | ★☆☆☆☆ |
标签抗体 | 外源表达蛋白 | ★★★☆☆ |
第四幕:免疫沉淀的钓鱼艺术
技术员小刘的独门秘笈:
"加抗体时得学钓鱼佬的耐心,磁珠要像鱼漂一样灵敏"
- 磁珠预处理:先泡个蛋白浴(BSA阻断剂),防止非特异上钩
- 洗涤条件:
- 低盐缓冲液:洗掉"露水情缘"
- 高盐缓冲液:赶走" *** 缠烂打"
- 逆转交联:65℃水浴要像泡温泉,时间不够DNA出不来,太久蛋白就糊了
小编的实验室生存手册
搞ChIP-seq就跟谈恋爱似的,得掌握火候:
- 别贪新鲜:最新款抗体可能像网红店,中看不中用
- 备份狂魔:重要样本分装三份,比备胎还多
- 数据洁癖:原始数据存云端+硬盘,比存私房钱还小心
记住网页2里那个惨痛案例:有人用普通WB抗体做ChIP-seq,结果测出来的峰比珠穆朗玛峰还多!所以啊,选抗体就得像选结婚对象,宁缺毋滥。下次遇到实验卡壳,不妨默念网页6的箴言:"好的ChIP数据,七分靠抗体,三分靠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