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水下服务器探秘,打造高效节能的数据中心新篇章

水下服务器是什么

我们来解释一下服务器的概念,服务器实际上是存放数据的地方,它本质上是一台电脑的主机,用户在软件上产生的数据,以及互联网上的各种数据,都存储在服务器中,即电脑主机里,成千上万台服务器组合在一起,共同运行和维护着这些数据。

2014年8月,微软启动了Natick项目,旨在探索水下数据中心的可行性,2015年8月,第一台海底数据中心原型机在加州海边成功运行了101天,到了2018年6月,第二台装有864台服务器的原型机被放置在苏格兰奥克尼岛附近的海底深处,以验证其在经济性、物流和环境可持续性方面的表现,预计这台机器将在海底持续运行多年。

海底数据中心(UDC:Underwater Data Center)系统解决方案,是将服务器等IT设施安装在海底密封的压力容器中,通过海底复合缆供电,并将数据回传至互联网,海底IDC与海水进行热交换,利用大量流动的海水对IT设施进行散热,有效节约能源和资源,同时显著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

微软水下服务器探秘,打造高效节能的数据中心新篇章  第1张

2014年,微软开始实施将服务器放置于水下的计划,并在海中进行投放实验,他们将300台电脑的服务器放置在一个重约十七吨的密封舱内,这个密封舱采用全钢制结构,并配备了100多个传感器,岸上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这些传感器实时监测水压和温度,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特殊情况。

利用水下中心进行维护是必要的,因为电子设备尤其是高速运行的服务器,最怕的就是接触水分,水分可能导致电子设备短路烧毁,服务器也特别怕热,成百上千台服务器组成的数据中心,散热问题一直是个难题,只有及时散热才能确保服务器的正常运行。

微软为什么非要把数据中心设在海底了解服务器背后的科学

海底数据中心位于海平面之下,利用海水作为自然冷源,可以将产生的热量通过冷却系统散入海水中,与传统的陆上数据中心相比,具有省电、省地、省水、绿色环保等明显优势。

海底数据中心可以利用深海提供的持续免费冷却系统,节省大量成本,同时还能促进海上风力发电场、潮汐涡轮机组等海洋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阿里巴巴的工程师研发出的液冷服务器技术,也是一种极其高效的散热方式:浸没式液冷。

数据中心在设计时,降低电费开支是至关重要的,微软此次采用的真水冷散热技术,实际上应称为海冷技术,这是一种独特的方法,微软聘请了法国用舰艇和潜艇制造商Naval Group,设计了这一水下数据中心,并采用了与潜艇相同的冷却技术。

技术应用方面,微软员工提出的构建水下数据中心的想法,得到了实践,微软与法国Naval集团合作,共同建造了一个大型水下数据中心,以探索这一创新技术的可行性。

腾讯服务器为什么在海里

模拟器的性能排名中,逍遥模拟器、mumu模拟器、雷电模拟器、腾讯手游模拟器等表现优异,但与手机的跑分性能相比,模拟器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服务器运行过程中会散发热量,必须做好散热处理,否则有烧毁的风险,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阿里巴巴选择将服务器放在湖底,千岛湖地区平均温度在18摄氏度左右,湖水能够为数据中心节省超过80%的制冷能源。

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会散发热气,必须进行有效的散热,腾讯选择将服务器放在海里,主要是为了降温,与华为在大山深处建立数据中心一样,目的都是为了散热,以降低能源消耗。

海底服务器怎么维护

维护海底服务器时,必须及时进行科普和培训,因为不同的人在工作时可能有不同的需求,将软件沉入海底是为了防止辐射现象,而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检查设备是否具有防水效果。

海底数据舱是海底数据中心将传统数据中心从陆地移至海底的工具,它利用海水为服务器降温,海底数据舱于2022年完工,将从天津港运往海南陵水海域,全球首套商用海底数据中心也将进入海上安装阶段,预计将于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微软选择将服务器放在海底,主要是为了节省维护和冷却费用,与华为在大山深处建立数据中心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散热,当前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巨大,设备产生的热量也需要大量电力来散热。

海兰信udc是什么意思

海兰信是UDC(海底数据中心)的唯一参与者,UDC通过与海水进行热交换,利用流动海水对IT设备进行散热,从而节约能源,UDC的出现是为了应对碳中和的要求,因为市场上现有的IDC能耗普遍超标,而UDC能够将PUE能耗值降至接近1。

海兰信专注于航海智能化和海洋信息化两大业务领域,公司表示,其海底数据中心(UDC)提供了一种大幅降低“热数据”能耗的解决方案,目前测试机的PUE能耗值仅为0.78,完全满足国家战略中规定的PUE不得高于2.5的要求,公司目前的海南示范项目已经在海油工程开工建设,将积极抓住历史机遇期。

UDC将服务器等IT设施安装在海底密封的压力容器中,通过海底复合缆供电,并将数据回传至互联网,随着“碳中和”的深入推进,数据中心能耗问题备受关注,我国对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的电能利用效率已有硬性规定,而一线城市在土地、电力以及能耗指标政策上越来越严格。

有的服务器为啥放水里或者山洞

山洞因其阴凉的特性,成为数据中心理想的建址地点,贵州的大山洞因其低温和低电费,成为数据中心的首选之地,将服务器放在山洞或水中,有利于降温,减少散热设备的运行,从而节省电力和成本。

阿里巴巴位于杭州千岛湖的数据中心,利用深层湖水的循环流动帮助服务器降温,而腾讯位于贵州贵安的数据中心,利用五条山洞的低温环境进行散热,隧道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安全隐蔽且温度较低。

贵州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建立大数据中心,其气候优势体现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季平均气温约25℃,冬季平均气温约9℃,温差小,非常有利于服务器的维护和降低能耗。

华为将服务器放在深山里,利用深山隧道的低温环境和风流带走服务器产生的热量,服务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很大,必须保持低温或常温运行,以防止设备过热,将服务器放在山洞或水中,虽然散热形式不同,但目的都是为了节约散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