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服务器主动发送FIN包的时机与服务器发包意义探究

什么时候服务器主动发fin包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服务器会主动发送FIN包,请求终止TCP连接:

1、当服务器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客户端的确认包时,会重新发送数据包,一旦数据传输完成,客户端和服务器双方都需要释放连接,这一过程通过四次挥手来完成,客户端会向服务器发送一个FIN包,表示希望关闭连接,服务器在接收到这个FIN包后,会回复一个ACK包,确认已收到关闭请求。

2、数据传输完毕后,任何一方都可以主动提出断开连接的请求,如果服务器完成数据发送,它会发送一个FIN包给客户端,表明没有更多的数据需要发送,客户端在接收到FIN包后,会回应一个ACK包,表示已经收到断开连接的请求。

3、这一断开连接的过程同样需要经过四次挥手。

解析服务器主动发送FIN包的时机与服务器发包意义探究  第1张

4、在同时发起关闭的情况下,客户端和服务器可能同时发送FIN包,客户端在收到ACK包后进入TIME_WAIT状态,此时服务器也可能发送FIN包,主动关闭的一方根据接收情况,可能会进入FIN_WAIT_2(数据未发送完毕)、CLOSING(数据已发送完毕但未收到ACK)或直接进入TIME_WAIT(收到ACK+FIN)状态。

5、当客户端执行主动关闭时,它会向服务器发送一个FIN包,连接进入TIME_WAIT_1状态,如果收到服务器的ACK,则进入TIME_WAIT_2状态,此时服务器处于CLOSE_WAIT状态,这两个状态都可能发生半关闭的情况,如果服务器随后发送FIN包关闭连接,客户端会发送ACK进行确认并进入TIME_WAIT状态。

TCP状态转换

1、TIME_WAIT状态是确保TCP连接可靠性的关键环节,主动关闭的一方在等待连接确认后,会进入TIME_WAIT状态,以便处理可能出现的延迟确认包,该状态持续两分钟,确保任何延迟的确认包都已得到妥善处理,这也确保其他TCP协议能够正常访问服务器的监听端口。

2、本文主要探讨TCP的拥塞控制状态机与状态转换,以及如何区分正常的ACK与SACK,这些内容基于对《Linux TCP拥塞控制》一文的理解,当发送方收到ACK时,Linux TCP会通过状态机来决定是否调整拥塞窗口(cwnd),正确的处理方式能够有效避免丢包和超时问题。

3、在TCP协议中,状态之间的迁移关系是明确的,例如从SYN_RECV(连接等待状态)迁移到ESTABLISHED(已建立状态),这种状态间的转换遵循特定的协议规则,因此我们称之为TCP状态。

4、快速关闭:在主动关闭后的FIN_WAIT_1状态,如果收到的报文段包含对方的ACK和FIN信号,则直接进入TIME_WAIT状态,并向对方发送ACK报文段,然后等待超时。

5、TCP的不同状态,如FIN-WAIT-2、CLOSE-WAIT、CLOSING、LAST-ACK和TIME-WAIT,分别对应不同的等待和确认过程,以确保连接的正确终止。

TCP那些事儿

1、1979年,基于UUCP协议,新闻组网络系统得以发展,新闻组为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换提供了新的平台,尽管新闻组不是互联网的一部分,因为它不共享TCP/IP协议,但它连接了全球的UNIX系统,并且被许多互联网站点广泛使用。

2、TCP/IP通常指的是与TCP和IP相关的所有内容,它是一个泛称,涵盖了其他协议、应用程序以及网络介质,要理解这项技术,最好先了解其基本结构:这一结构存在于互联网中的计算机中,决定了计算机在网络中的行为,在不同的协议栈中,数据块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

3、UDP协议的速度远超TCP,并且响应速度更快,QQ就使用UD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而HTTP则使用TCP协议,用户只需体验一次,就能明显感受到两者之间的差异,UDP和TCP的目的端口不同,且两者位于不同的网络层级:TCP位于三层,而UDP则位于四层或七层。

一个TCP连接过程分三个阶段

1、TCP连接的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终止是三个关键阶段,首先是连接建立阶段,需要通过三次握手来完成,客户端首先发送一个SYN包到服务器,进入SYN_SENT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2、TCP连接过程分为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终止三个阶段,在TCP中,一个完整的连接过程被明确划分为这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功能,首先是连接建立阶段,也称为“三次握手”阶段。

3、传输连接用于传输TCP报文,TCP连接传输的三个阶段分别是: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TCP连接的建立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主动发起连接建立的应用进程称为客户,被动等待连接建立的应用进程称为服务器,TCP建立连接的过程称为握手,需要客户和服务器之间交换三个TCP报文段,具体的三次握手过程如下所示。

TCP传输的三个阶段为

1、TCP连接传输的三个阶段分别是: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TCP连接的建立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主动发起连接建立的应用进程称为客户,而被动等待连接建立的应用进程称为服务器,TCP建立连接的过程称为握手,需要交换三个TCP报文段。

2、连接创建、数据传输和连接终止是TCP协议传输的三个阶段,连接创建阶段需要经过三次握手,数据传输阶段是连接建立后的核心环节,连接终止阶段同样需要经过四次挥手。

3、TCP连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终止,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功能,首先是连接建立阶段,然后是数据传输阶段,最后是连接终止阶段。

TCP传输的三个阶段

1、TCP连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终止,在TCP中,一个完整的连接过程被明确划分为这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功能,首先是连接建立阶段。

2、TCP检查可以分为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关闭三个阶段,作为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TCP在建立连接时通过检查SYN和ACK包来确认连接的可行性;在数据传输时,通过检查数据的序列号和确认号以及校验和等方式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在连接关闭时,通过检查FIN包来确认连接的关闭。

3、TCP通信的全过程可以划分为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三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内部又细分为多个状态,总计10种状态,TCP状态机在uIP协议栈的tcp_input.c文件中有着清晰的实现,当连接未被使用时,处于CLOSED状态,这是初始化的起点,LISTEN状态表示服务器随时准备接收来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4、数据传输阶段是连接建立后的核心环节,TCP协议采用流式传输,数据被分割成TCP认为最适合发送的数据块,从源地址传输到目的地址,连接终止阶段是数据传输完成后的必要步骤,同样需要经过四次挥手。

5、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是TCP连接过程的三个阶段,连接建立阶段被称为三次握手,客户端首先发送一个SYN包给服务器,服务器回复一个SYN-ACK包,表示同意建立连接,客户端再回复一个ACK包,连接建立成功。

6、TCP连接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建立连接、数据传输和关闭连接,在建立连接阶段,也称为三次握手,客户端通过向服务端发送一个SYN(同步)报文段开始连接请求,服务端接收到SYN请求后,会向客户端发送一个SYN-ACK(同步-确认)报文段,表示收到了客户端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