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SSR实现原理,Node服务器在SSR中的关键角色与作用
SSR的实现需要Node服务器吗
1、在SSR(服务器端渲染)架构中,Node.js服务器作为中间层,承担着服务器端渲染的重要角色,通过Node.js,我们可以有效地处理API请求,并提供所需数据,从而避免对Node服务器造成过大的性能压力,客户端在渲染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跨域问题,此时可以通过Proxy代理来转发请求,SEO优化、错误处理等细节问题也需要在实际项目中逐一解决,总体而言,SSR技术通过整合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渲染能力,为用户提供了更高效的页面加载速度和更复杂的交互体验。
2、一些用户对SPA(单页应用)在加载时的空白等待感到不满,SSR应运而生,它能在服务器端进行部分渲染,确保用户在首次加载时能看到非空白的内容,相比之下,SSG(静态站点生成)更像是一位古典舞者,它的动作静止而坚定,SSG直接生成静态HTML文件,无需依赖Node.js等服务器环境,因此更加安全且易于维护。
3、SSR的基本使用流程包括启动服务器和返回HTML文档,在实际开发中,我们通常使用Express作为服务端框架,通过在本地浏览器访问服务器地址并查看源代码,可以观察到服务端返回的HTML内容,在Vue中实现SSR,核心是利用`vue-server-renderer`库将Vue对象转换成字符串,并返回给客户端。

4、SSR,即服务端渲染,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技术,它通过服务器返回已渲染的HTML,供浏览器解析以构建页面,最初,服务器使用JSP、PHP等模板引擎来填充数据生成HTML,而没有组件的概念,随着组件的出现,服务器需要基于组件填充数据,渲染HTML,并在浏览器解析HTML后,将其关联至对应组件,添加交互逻辑和后续渲染。
5、在实际业务场景中,SSR服务的单机QPS承载能力在接口时延不大幅增长的情况下较低,当服务流量突增时,会显著增加SSR集群的压力,需要一套通用的SSR降级到客户端渲染(CSR)的方案,以提升SSR服务的稳定性,我们考虑了多种降级方案,包括在Node服务中使用中间件进行降级,以及通过Nginx的error_page配置进行兜底处理。
6、服务端渲染需要后端服务器(通常是Node.js)的支持才能进行,如果没有后端服务器,可以使用预渲染作为替代方案。
服务端渲染SSR之UmiJS预渲染
1、在页面开发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渲染列表,通常有两种模式:切换分页和无限追加,无限追加模式通常需要借助触底钩子(回调函数)来完成,如果是小程序,会有特定的触底钩子(生命周期),但对于非移动端,我们需要自己实现判断是否触底的功能。
2、预渲染是UmiJS中的一项特性,无需新增配置,只需在SSR配置开启的情况下,启用exportStatic配置并执行umi build,页面内容就会被渲染到HTML中,动态路由生成也得到支持,执行umi build即可完成,UmiJS的生态支持建议在使用dumi编写组件或文档时开启服务端渲染和预渲染,以提高文档站点的SEO效果,并确保组件库与SSR兼容。
React中同构(SSR)原理脉络梳理
1、React SSR涉及两个主要步骤:服务端通过`renderToString`将组件树渲染为HTML字符串,以及客户端通过`hydrate`将DOM与fiber树关联,服务端渲染通过递归拼接字符串实现,组件执行时传入参数,元素通过拼接字符串生成HTML,最终将HTML返回给浏览器。
2、Next.js提供了多项功能,包括Link组件以方便路由,Image组件以优化图片加载,以及文件路径生成路由机制,动态路由使用[id].js等命名规则,Next.js还支持SSR和SSG的同构开发模式,即通过export一个对应名字的函数来实现。
3、前后端同构确保了前端和后端的DOM结构一致,避免了重复渲染,React使用checksum机制来保障这一点,所谓的React首屏渲染,简单来说就是React在浏览器内存中第一次生成的虚拟DOM树,需要注意的是,这是虚拟DOM,而非浏览器的DOM。
4、客户端通过script标签、window对象或textarea标签等方法注入数据,实现数据注水,确保双端渲染时数据的正确使用,对于TDK信息的SEO优化,如果是固定的,可以直接写入HTML模板;如果是动态生成的,则在数据预取时固定字段,使用react-helmet可以方便地实现双端同构,前端通过Helmet设置TDK信息,后端调用Helmet.renderStatic获取数据。
5、传统的客户端渲染应用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更高效,因为它可以利用浏览器的缓存和局部状态更新,第三方同构/SSR解决方案包括D2(High Reliability and Performance Isomorphic App)等,这些方案旨在提供稳定、可靠且高性能的同构应用开发环境,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和性能要求。
vue-srr实现原理(vuexvue-routersyncData)
1、在Vue的router中实现React组件的懒加载,每个通过`applyVueInReact`的Vue组件,以及通过`applyReactInVue`的React组件,都可以接收到一个`data-passed-props`属性,这个属性可以帮助组件在不进行任何包装的情况下,被后续使用`applyVueInReact`或`applyReactInVue`的组件接收到的全部属性(由于是跨框架透传)。
2、Webpack、vue-router和v-cloak CSS是常用的前端技术,`v-cloak`样式用于在Vue渲染完成前隐藏元素,以防止闪烁,Vue-router是Vue *** 的路由管理器,它提供了路由嵌套、模块化基于组件的路由配置、路由参数、查询、通配符、细粒度导航控制以及自定义滚动条行为等功能。
3、在Vue中实现SSR,核心是使用`vue-server-renderer`库将Vue对象转换成字符串并返回给客户端,为了更好地组织代码,可以采用模块化方式,首先创建`app.js`作为入口文件,`client-entry.js`用于服务端渲染后客户端的激活,而`server-entry.js`用于服务端渲染。
4、实现Vue组件的混合写法和纯Vue3写法,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父组件使用混合写法,子组件使用纯Vue3写法,子组件将无法接收到父组件中data的属性,只能接收到父组件中setup函数里传递的属性,如果父组件使用纯Vue3写法,子组件使用混合写法,子组件可以通过props接收到data和setup函数中的属性,但子组件在setup中接收时需要注意。
5、虚拟DOM(类似于ReactJS)首先将传统的DOM结构转换为JSON结构,使用操作JavaScript的方式代替操作DOM,从而提高性能;虚拟DOM同步到真实DOM,使用sync()方法进行分批渲染,双向绑定(类似于AngularJS)确保data和DOM任何一方的修改都会同步到另一方,但需要注意的是,内存中的虚拟DOM需要在内存中维护一份DOM的副本。
SSG和SSR有什么区别
1、SSR与SSG技术栈的对比:SSR最初是为了解决SPA的SEO问题和首屏渲染时间而诞生的,它通过服务端实时同构渲染页面,能提高用户体验,引入服务端渲染需要服务器资源和公网流量,其消耗与页面访问量成正比,服务端需要部署在有限地域,加载速度可能慢于CDN,并且带来了运维负担。
2、增量静态再生(ISR)是Next.js特有的混合渲染模式,它为每个页面设置了再生时间,定期更新静态内容,ISR结合了SSG的性能优势和SSR的灵活性,用户访问时页面不会立即生成,但在后台会定期更新,确保内容的新鲜性,在`getStaticProps`中使用`revalidate`选项来设定再生时间,这三种技术各有优势,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3、SSR(服务器端渲染)在服务器端生成HTML页面,直接发送给客户端,它的优点是首屏加载速度快,有利于SEO优化,缺点是服务器负载较大,SSG(静态站点生成)在构建时生成静态HTML页面,其优点是性能高,无需服务器实时渲染,缺点是更新静态页面需要重新构建。
4、SSR将部分计算与渲染工作放在服务器端,提高了首次加载速度和SEO优化;CSR(客户端渲染)则将渲染工作完全交由浏览器执行,适应复杂的交互场景;而SSG则是预先生成静态HTML页面,适合静态内容的高效呈现。
ReactSSR全流程原理从renderToString到hydrate
1、React SSR包括服务端通过`renderToString`将组件树渲染为HTML字符串,以及客户端通过`hydr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