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海底数据中心,探究服务器藏于深海的秘密与优势
为什么要把服务器放海里
1、将服务器置于海中,可以实现自然降温,有效冷却服务器,避免因过热而引发的安全隐患,如爆炸等,考虑到腾讯支持着我国各种业务、软件的运行,所需服务器数量之庞大,不言而喻,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在保证服务器冷却的同时尽量节约成本,选择将服务器放置于海中成为了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
2、详情请查看视频。
3、腾讯的海洋数据中心,充分利用了海洋的自然环境。

4、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尤其是CPU等电子元器件,大量服务器集中在一起长期工作,热量累积会导致温度升高,因此必须进行降温,有些公司选择将服务器放置在南极,有些则投入巨资购买空调,但这些方法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相比之下,将服务器放置海底,利用海洋的冷却能力,是一种更为经济、环保的选择。
掏空大山沉入海底互联网大厂的服务器为什么要这么处理
1、从建设速度来看,微软的海底数据中心可以采用工厂化生产,且海底空间广阔,建设周期较短,成本相对较低,而华为的山洞数据中心,虽然建设周期较长,但一旦建成,可容纳的服务器数量较多,从建设效率来看,微软略胜一筹。
2、服务器对温度极为敏感,普通机房的高温就令人难以忍受,何况是互联网公司的数据中心,散热问题一直是科技企业面临的难题,尤其是在夏季,为这些庞大的服务器群组织有效的散热是一项巨大的支出。
3、除了华为在大山中建设数据中心外,微软也选择了将服务器沉入海底,据悉,早在2014年,微软就启动了“水下数据中心建设计划”,并进行了相关的海底实验,以解决服务器的防水问题。
有的服务器为啥放水里或者山洞
1、科技公司将服务器放置在山洞中,主要是为了保障服务器安全,同时考虑到能源成本,山洞内部温度较低,能源价格相对便宜,这有助于大幅降低运营成本。
2、一些数据中心采用了创新的散热策略,Facebook在瑞典北极圈附近建立数据中心,利用寒冷气候降低散热成本;腾讯在贵州山洞内建立数据中心,利用湿润空气和自然山体温度降低能耗;谷歌则在2007年采用蒸发冷却系统,利用生活污水作为散热资源,实现数据中心的绿色运营。
3、腾讯位于贵州贵安的数据中心,拥有五条山洞,隧道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安全隐蔽且温度较低,微软则直接将服务器沉入海底,利用海洋的自然冷却能力,打造绿色节能的海底数据中心。
腾讯服务器在海里吗
1、将服务器放置于海中,可以有效地实现自然降温,避免服务器过热引发的安全问题,腾讯作为支撑全国业务和软件运行的重要力量,服务器数量庞大,为了节约成本并确保服务器冷却效果,选择海洋作为数据中心的位置是最佳选择。
2、腾讯在贵州贵安的七星数据中心,建在两座山的山体中,计划存放30万台服务器,占地面积约为47万平方米,隧洞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足以容纳四个标准足球场。
微软为什么把服务器放海里
1、微软选择将服务器放入海底,主要是看中了海洋的自然降温能力,这有助于减少服务器冷却所需的能源消耗,同时也能缩短服务距离,利用丰富的可再生资源。
2、微软的选址经过严格审核,选择了海洋寒流常年经过的区域,以及海洋生物活动较少的地方,这样的地理环境有助于实现有效的散热,同时保障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行。
腾讯服务器为什么在海里
1、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会散发热量,必须进行有效散热,否则存在烧毁的风险,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碳排放,阿里选择将服务器放置在湖底,利用湖水实现高效的散热。
2、微软将服务器沉入海底,是因为其所在地是海洋寒流常年经过的区域,经过严格选址,确保了数据中心的稳定散热,这一做法与华为在贵州山洞中建立数据中心的理念相似,都是为了实现服务器的有效降温。
3、服务器厂商纷纷寻找有效的降温方法,例如华为利用贵州山洞的凉爽气候,即便在最炎热的夏季,温度也仅为20度左右,这为服务器提供了理想的运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