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微软服务器架构,深入探究其内部结构与运作原理
微软服务器的结构是什么
1、服务器-客户机,即Client-Server(C/S)结构,C/S结构通常采用两层架构,在这种架构中,服务器主要负责数据管理,而客户机则负责与用户的交互任务,客户机通过局域网与服务器连接,接收用户请求,并通过网络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2、企业级服务器:这类高档服务器具备卓越的数据处理能力,适合作为大型网络数据库服务器使用,根据服务器结构的不同,还可以分为台式服务器,也称为塔式服务器,它是最传统的结构,具有较好的扩展性。
3、C代表“Client”,即客户端的首字母,C/S即“Client/Server”的缩写,意为“客户端/服务器”模式,C/S结构是一种常见的软件系统架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这种结构通过合理分配业务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有效降低了通信成本,但维护升级相对较为复杂。
4、B/S(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C/S结构的一种改进,在B/S结构中,用户的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实现的,大部分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完成,形成所谓的三层架构(3-tier structure)。
5、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考相关视频资料。
BS架构、CS架构、SOA架构分别是什么
1、CS架构,指的是客户端需要安装特定软件才能连接服务器的架构,而BS架构,则是指客户端只需通过浏览器即可连接服务器的架构。
2、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架构)最早由Gartner在1996年提出,2002年12月,Gartner将SOA视为“现代应用开发领域最重要的课题”,并预测到2008年,SOA将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软件工程实践方法,主流企业应当开始投资理解和应用SOA开发技能。
3、CS架构即客户端-服务器模式,而BS架构即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CS架构的应用程序需要在用户的计算机上安装,例如我们常用的Word、Excel等软件都属于CS架构,CS架构的全称是Client/Server,即客户机/服务器的架构,需要在客户端安装软件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什么是Client/Server结构
1、Client/Server模式,简称C/S架构,是一种广为人知的软件系统架构,它通过将任务合理分配给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充分利用各自的硬件资源,从而降低通信开销,大多数现代应用软件系统都采用这种两层结构的C/S模式。
2、C/S模式,也称为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其基本原理是服务器端通常由高性能的PC、工作站或小型机组成,并配备有大型数据库系统,如Oracle、Sybase、Informix或SQL Server,客户端则需要安装特定的专用软件以与服务器进行交互。
3、C/S结构,即客户端/服务器结构,是大家熟知的软件系统架构,通过将任务合理分配到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降低系统的通信开销,并充分利用两端硬件环境的优势,早期的软件系统多以此作为首选设计标准。
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统采用的是什么结构
1、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统是微软公司推出的新一代Windows NT Server系列操作系统,除了提供全面的Internet和应用程序平台,Windows 2000 Server还继承了Windows NT Server的一些特性,如增强的端对端管理、可靠性、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3、Windows 2000共有四个版本:Professional、Server、Advanced Server和Datacenter Server,Professional版本适合家庭用户,可用于从Win9X到NT4的升级。
BS与CS的区别
1、处理问题的差异:CS程序适用于用户固定、地域集中、安全要求高、与操作系统相关的场景,BS架构则建立在广域网上,面向不同用户群,地域分散,这是CS架构难以实现的,用户接口方面,CS多建立在Windows平台上,表现方法有限,对程序员的要求较高。
2、硬件环境不同:CS通常建立在专用网络上,如局域网,而BS建立在广域网上,如互联网,CS对信息安全的控制能力更强,而BS对程序架构的要求更高,CS客户端对电脑的配置要求较高,而BS客户端对电脑配置的要求较低。
网络服务器的组成及划分
1、根据网络规模,服务器可分为工作组级服务器、部门级服务器和企业级服务器,工作组级服务器适用于联网计算机数量较少或对处理速度和系统可靠性要求不高的中小型网络,其硬件配置相对较低,可靠性一般。
2、按用途和层级划分,服务器可分为入门级服务器、工作组级服务器、部门级服务器和企业级服务器四类。
3、物理服务器指直接建立在物理硬件上的服务器,通常由单个物理服务器提供服务,虚拟服务器则是通过虚拟化技术将一个物理服务器划分为多个虚拟服务器,每个虚拟服务器可以独立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相互之间保持隔离。
4、按应用层次,服务器可分为入门级服务器、工作组级服务器、部门级服务器和企业级服务器四类,根据服务器的处理器架构(即服务器CPU所采用的指令系统),服务器还可以分为CISC架构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和VLIW架构服务器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