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涉密网络构建,是否必须配置独立服务器保障信息安全?

涉密网络是否需要服务器

1、便携式涉密计算机:这类计算机具有卓越的移动性,便于携带,适合在出差或外出办公时处理涉密信息,它们通常配备了长效电池,以及一定的防水、防震和防盗功能,以确保信息安全。

2、涉密计算机的保密管理:在启用涉密计算机前,必须进行严格的保密技术检测,所使用的数据加密设备和加密措施,均须获得国家密码管理局的批准,涉密计算机应按照存储和处理信息的最高密级进行管理,并详细记录在册,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卸载或修改涉密计算机的安全保密防护软件和设备,同时禁止将其接入互联网等公共信息网络。

3、涉密计算机的分类包括:桌面涉密计算机、便携式涉密计算机和服务器式涉密计算机,桌面涉密计算机适合日常办公使用,能够处理和分析国家秘密信息;便携式涉密计算机便于携带,适合外出时处理涉密信息,并具备一定的安全防护性能;服务器式涉密计算机则用于提供数据存储、共享和处理服务,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高度安全性。

4、为了防止因个人行为导致数据泄露,涉密计算机的种类包括:桌面涉密计算机、便携式涉密计算机和服务器式涉密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办公场景,均配备了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5、注意事项:不要在互联网计算机上处理工作事务,不要使用互联网邮箱传递工作信息资料,也不要在计算机上接入发射无线信号的网络设备。

涉密计算机的使用与保管指南

1、涉密计算机应存放在具备安全保密条件的场所,不一定需要放置在要害部门,通常情况下,单位只有保密室这一明确的涉密场所,因此通常将涉密计算机存放在保密室内。

2、使用注意事项:不得拆卸或处理计算机的防护设备,妥善保管涉密计算机的外接设备,如红黑电源、单导盒、涉密U盘、视频干扰仪等,确保网络和设备安全,不要将涉密计算机连接到互联网,不要将互联网计算机接入涉密网络,不要在互联网计算机上处理工作事务,也不要使用互联网邮箱传递工作信息资料。

3、涉密计算机应专机专用,若需多人使用,必须指定专人进行管理,涉密计算机的使用和存储地点必须符合保密管理要求,确保安全措施可靠,绝密级便携式计算机需存放在保险柜中,机密级以下的则应存放在符合要求的密码文件柜中,涉密计算机仅限在本单位使用,严禁外借或转借。

4、对于保管、使用和运输,涉密设备必须由专人负责,确保其安全,涉密计算机和涉密存储介质不得让他人使用、保管和办理寄运。

5、涉密计算机的维修工作原则上由信息中心负责,若需外送维修,应在维修前进行详细登记,备份涉密信息,并彻底清除或拆除涉密存储介质,维修应在保密部门指定的地点进行,并有保密人员监督,维修完成后,需进行核对、技术测试和审查,确保符合标准后才能重新使用。

涉密计算机的分类及其密级

1、涉密计算机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和秘密三个等级,绝密级计算机处理的信息通常涉及国家核心机密,如事战略、武器研发等重要信息,一旦泄露可能会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机密级计算机处理的信息涉及较为重要的国家机密,如外交政策、国防规划等。

2、根据中国国家保密法规定,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若赠送、出售、丢弃或改作其他用途,将依法受到处分,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即使存储的国家秘密信息 *** ,未经安全处理的涉密计算机和存储设备仍可能通过技术手段恢复,存在严重泄密隐患。

3、涉密场所中不得配备联网计算机,也不得配备可移动存储设备,如U盘、移动硬盘等,根据相关法规,涉密场所的标准为:集中制作、产生、传递、使用、存放、保管国家秘密载体的场所,应被确定为涉密场所,涉密计算机不得使用无线键盘和无线网卡。

涉密计算机连接和 *** 的禁忌

1、在涉密计算机上 *** 任何USB设备都会留下记录,这些记录不仅保存在系统日志中,还会被涉密计算机上专用的安全软件记录,如果需要删除日志,必须按照保密规定提交申请,未经授权删除涉密计算机日志的行为,情节严重者可能会导致单位失去保密资格。

2、涉密计算机严禁连接互联网,以保障信息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严禁在涉密计算机上使用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以及未经批准连接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设备。

3、以下操作在涉密计算机上是严禁的:在电源插座上接入非涉密电源插头,使用非涉密移动存储介质,未经授权连接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设备,擅自卸载涉密计算机上的相关程序,或拆卸、处理防护设备。

4、为了维护涉密计算机的安全,以下行为也被严格禁止:在关机状态下插入U盘,使用非保密计算机的USB接口,以及使用无线网卡、无线耳麦等无线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