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家用NAS系统是否必须选择志强服务器以优化性能与成本效益
家庭NAS是否需要志强服务器
1、家庭服务器与托管主机不同,其主要职责是部署一些有限的服务,例如文件共享、FTP服务和视频点播等,由于无需进行复杂的动态Web操作,因此并不需要游戏级PC的高性能浮点计算能力,也不需要托管主机级别的并行处理能力,在家庭环境中,节能成为了首要考虑的因素。
2、早期有传闻称EMC计划剥离Iomega资产,并成立一家新的合资公司,利用其入门级NAS产品来应对中小企业市场,这一传闻已经变为现实。
3、如果对性能要求不高,例如仅作为路由器或NAS文件服务器使用,那么10W以下,具备4核心的J1850和J2850显然是最低功耗的选择,对于更高性能的需求,E3 1230v3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它没有内置显卡且频率较低,因此功耗比i7 4770要低,性价比也相对较高,顺便一提,我家里的24小时不间断文件服务器就是使用J1850的上一代,即D2700。
4、在配置方面,我秉持节约原则,充分利用库存资源:采用了8600t CPU、超微X11sca-F主板、海盗船750瓦电源,以及现有的硬盘和内存,这套配置足以支持群晖NAS的运行,同时将功耗控制在40W左右,超微主板提供的远程管理功能尤其吸引我,即使服务器处于关机状态,也能通过IPMI轻松唤醒。
推荐低功耗英特尔四核以上CPU
1、戴尔Alienware M11X作为一款顶级便携笔记本,搭载SU7300处理器,尽管功耗低,但配备了双显卡切换技术,GT335M和X4500显卡的组合,确保在娱乐应用中可以无缝切换到独立显卡,提升图形处理能力,既节能又高效。
2、台式机四核CPU中,低功耗处理器型号后缀通常带有“T”字母,功耗从45W起步,这些处理器虽然无法与移动版的四核U相提并论,如最新的4核8线程处理器:i5 8250U/i5 8350U/i7 8550U/i7 8650U,它们的TDP仅为15W,J1900 / J2900 / N3xxx系列的四核低功耗U,TDP在5至8W之间。
3、英特尔酷睿i5-13600K拥有14核心20线程设计,基础频率5GHz,最大睿频1GHz,这款CPU采用先进制程工艺,在保证高性能的同时,功耗控制得当,英特尔酷睿i7-13700K则拥有16核心24线程,基础频率4GHz,最大睿频4GHz。
拥有超微服务器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1、超微服务器,也称为美超微服务器,由美超微电脑股份 *** (Super Micro Computer, Inc.)生产,该公司是全球企业计算、存储和网络解决方案以及绿色计算技术的领导者,美超微服务器以其高性能和高效率而闻名,能够满足各种严苛的工业标准。
2、超微服务器SSG-121E-NES24R专为大规模计算而设计,采用双路设计,搭载Intel至强可扩展处理器,最高可支持32个DIMM和24个ES SSD,提供无与伦比的运算力,其2000W冗余电源确保了持续稳定的运行,而双E架构的高效处理能力,使得8TB内存成为可能。
3、超微服务器不仅性能卓越,稳定性也非常出色,许多自主品牌都会选择超微主板,因为其研发实力强大,超微提供数百款不同类型的服务器,许多大公司和研究机构都会选择超微来构建集群。
4、总体而言,拥有超微743服务器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它融合了卓越的工艺、强大的定制能力和智能化的管理功能,随着一步步的探索和定制,这个机箱将成为构建理想工作站的重要基础。
5、超微服务器X11DAi-N主板是X10DAi的升级版,受到企业用户的广泛关注,这款主板继承了X10DAi的E-ATX板型设计,但在规格上有显著提升。
联想EMC与EMC存储产品的比较
1、以下是一些知名存储品牌及其默认密码的列表,建议在使用时及时修改以确保安全性:IBM存储、华为存储、华赛存储、Dell存储、联想EMC、宏杉存储、同有存储等。
2、EMC设计并使用DellEMC品牌的入门级阵列,EMC还计划与联想合作,在中国市场推广其它的存储阵列,有趣的是,EMC和联想都表示,LenovoEMC合资公司的业绩“不会体现在两家公司的年度盈利中”,这显然是两家公司都希望解决的问题之一。
3、通过国外Nutanix、VMware(vSAN)以及中国SmartX等超融合厂商的案例描述,可以看出他们所替代的产品大多是老牌存储厂商EMC、HDS等公司的存储产品,用户采购超融合产品时,并不一定需要替换原有的服务器品牌(如Dell)或虚拟化品牌(如VMware),但存储产品(如EMC)则是一定需要替换的。
4、UIT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并不高,与之相比,思科、华为和华三在网络设备市场拥有固定的客户群,而宏杉则专注于提供专业化的存储产品和专业化的服务,这是市场上其他厂商尚未覆盖的领域。
5、直到戴尔收购了一家存储公司后,他们才加速了与联想的谈判,联想与EMC的合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让美国客户更容易接受联想品牌,严格意义上讲,联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EMC的技术优势,中国区大客户事业部总经理童夫尧表示,两家公司每月都有例行会议,产品也在按照既定的节奏推出,但进度仍然有些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