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尽解析,曙光服务器用户手册中的配置参数与性能特点

曙光服务器配置详览

1、在内存配置上,曙光天阔I840r-F3服务器采用高效可靠的ECC DDR2内存,标准配置为1GB,最大支持扩展至64GB,硬盘方面,采用SAS接口,标配73GB硬盘,并支持5块热 *** SAS硬盘,RAID模式可选配ROMB(Raid On Motherboard),进一步提升数据的安全性,服务器配备DVD-ROM光驱,并提供一个25英寸外设位,方便外部驱动器的安装。

2、硬盘配置方面,该服务器配备了一个1TB容量的硬盘,充分满足大多数存储需求,DVD-RW光驱的配置,使得数据读写与备份更加便捷,显卡选用nVIDIA Quadro 400,不仅适用于专业图形处理,还能增强服务器的整体性能,集成声卡确保了在多媒体应用中的出色表现。

3、硬件附件包括标准键盘和两键鼠标,便于日常操作,电源设计采用3+1热 *** 冗余电源,共配备3+1个冗余电源模块,确保了服务器的高可用性和稳定性,总体而言,曙光天阔S4800-A1服务器凭借其丰富的硬件配置、强大的计算能力、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灵活的扩展选项,为数据中心提供了一个高效、可靠且安全的计算平台。

4、该服务器的硬件配置包括82台节点计算机,每台配备2个处理机,总计164个处理机,包括64台薄节点机、8台厚节点机、8台高性能节点机和2台服务节点机,每台节点机搭载2个PowerPC或Power 3处理器芯片,内存容量为512MB或1GB,内置硬盘容量为439GB或9GB。

5、曙光天阔I650-N2服务器定位于部门级应用,其核心处理单元采用Xeon型号CPU,运行频率高达8GHz,支持单颗CPU的最大配置,服务器配置了1MB的二级缓存,并具备FSB 533MHz的总线规格,展现了卓越的计算性能。

6、曙光天演EP850-G20服务器则是一款性能强劲的服务器,其核心配置包括:处理器采用Intel Xeon E7-8830,主频高达2130MHz,内置24MB高速缓存,支持最多8个处理器的并行处理,内存方面,采用DDR3 ECC内存,标准容量为128GB,最大支持扩展至1024GB,以满足大规模数据处理需求。

曙光2000-II超级服务器概述

1、曙光2000-II超级服务器的配置包括:峰值运算能力达到每秒1117亿次浮点运算,内存总容量高达46GB,硬盘总容量为628GB,其中专用硬盘容量为405GB,共享硬盘容量为223GB(磁盘阵列容量为178GB)。

2、在软件系统方面,曙光5000A超级服务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操作系统基于UNIX,计算节点采用微核心设计,具备虚存管理、trap处理、作业管理和消息传递等功能,文件服务作为用户空间的Client运行,服务节点采用Mach2.6,支持多线程机制,主要负责系统管理和节点分配。

3、曙光4000A凭借每秒80610亿次的Linpack计算值,荣登全球超级计算机排行榜第十位,这是中国超级计算机首次获得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超级计算机的诞生源于弹道设计的需求,其重要性至今依然不容忽视,曙光系列服务器作为国家最高机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范围受限,仅有银河系列等少数产品能够与之相提并论。

4、我国成功研制并推出了曙光—2000II超级服务器,其每秒可进行1100亿次的运算,达到了90年代末期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这一成就标志着国家863计划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取得了重大突破。(人民日报1月29日报道)我国在自发光材料研发领域也走在世界前列,其发光强度和持续时间均远超硫化物。

5、1997年至1999年期间,曙光公司相继推出了具有机群结构(Cluster)的曙光1000A、曙光2000-I、曙光2000-II超级服务器,峰值计算速度突破每秒1000亿次浮点运算,机器规模超过160个处理机,1999年,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威I计算机通过了国家级验收,并在国家气象中心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超级计算机技术取得了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