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PLC系统网络服务器(Web服务器)的关键作用与功能解析
PLC系统网络服务器的作用解析
1、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信中,`plcping`命令常被用于检测PLC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连接状态,这一过程中,服务器和PLC的IP地址是网络通信的关键基础,IP地址,即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互联网协议地址),是网络中用以唯一标识每台设备的地址。
2、通常情况下,上位机作为客户端,而PLC则充当服务端的角色,因为通信请求通常由上位机发起,PLC则负责被动响应,具备以太网口的矩形PLC支持Modbus-tcp协议,可以通过socket套接字控件进行编程,以下是一个Modbus-tcp协议的编程参考手册附件,以供参考。
3、在S7通信协议中,服务器扮演着核心角色,其主要职责包括管理网络连接、处理数据传输以及提供各类服务,在S7通信中,服务器可以是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等设备,它们能够通过S7通信协议与客户端进行通信。
PLC通信中的客户端与服务器身份
1、客户端与服务器在PLC通信中承担不同角色,主站相当于服务器,从站则类似于客户端,并负责与现场设备的接口连接,从站与主站的通信可以看作是CPU与现场设备之间的桥梁,通信方式也因此而有所不同。

2、S7通信协议是西门子S7系列PLC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传输层之上运行,支持MPI、PROFIBUS和以太网等多种网络类型,本文将深入探讨S7通信的两种主要模式: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和伙伴/伙伴模式,客户端/服务器模式,也称为S7单边通信,是最为常见的通信方式。
3、通常情况下,上位机作为客户端,PLC作为服务端,因为数据请求由上位机发起,而PLC则进行被动响应,支持Modbus-tcp协议的矩形PLC可以通过socket套接字控件进行编程,以下是Modbus-tcp协议的编程参考手册,供您参考。
4、三菱PLC的SLMP协议是基于TCP/IP架构的CPU模块与外部设备(如个人计算机或显示器)之间的以太网通信协议,在此协议中,服务器负责处理外部设备的请求并回送数据,而客户端则负责发送命令并接收响应。
S7通信中客户端与服务器的作用解析
1、在单边通信模式中,客户端负责配置编程,而服务器则提供数据,无需进行编程,常见的客户端包括人机界面和编程电脑,而在双边通信模式中,双方都需要配置编程,建立连接后即可进行双向数据操作,主动建立连接的一方为主动伙伴,被动等待的一方为被动伙伴,在S7-300中使用FB12(BSend)/FB13(BRecv)进行数据发送与接收。
2、不同的结构配置有不同的连接要求,如果S7-200均作为S7通信客户端,则可连接数为8个;若作为服务器端,则可连接数为3个,若采用混合结构,理论上,可连接数可以达到11个。
3、使用Get和Put通信指令实现数据交换,如果使用固件版本V0的S7-1200 CPU作为服务器,需要在“属性->常规->保护”中勾选“允许从远程伙伴(PLC/HMI/OPC等)使用PUT/GET通 *** 问”,在编程时,需要创建发送和接收数据块,定义为10个字节的数组,并设置数据块的访问方式为非优化块访问。
4、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即S7单边通信,是最常见的通信方式,客户端(如HMI和编程电脑)通过S7协议读取或写入服务器(通常是CPU)的数据,而服务器只需提供数据,无需编程,虽然OPC Server看起来像是服务器,但在S7通信中它实际上扮演的是客户端角色,数据流动是单向的。
PLCping服务器IP与IP地址的详细解读
1、如果触摸屏设定的IP地址为191.161,那么PLC的IP地址应设定为191.162,笔记本网口设定的IP地址为191.161.100,如果通信不通,需要检查设置是否有误,以及网口是否支持双向通信。
2、在虚拟机中运行博途软件时,建议使用桥接模式,这样虚拟机与宿主机处于同一网段,IP地址并列同级,如果PLC的IP地址为191.161,宿主机的IP地址为191.161.100,那么虚拟机的IP地址可以设置为同一网段的任意地址,以便与PLC通信,如果使用NET模式,虽然不是不可以,但更容易出错。
3、服务器IP地址是指运行网络服务的计算机的IP地址,在PLC通信中,PLC可能需要与这些服务器交换数据或指令,使用`plcping`命令时,PLC会向指定的服务器IP地址发送ICMP回显请求消息,以检查服务器是否在线并可响应,PLC的IP地址则是PLC在网络中的唯一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