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曙光服务器品牌,探寻国内领先厂家之作及其命名奥秘
曙光服务器名字揭秘
1、2000年1月,我国自主研发的曙光2000-II超级服务器成功通过国家鉴定,同年11月,曙光系列可扩展并行计算机系统也通过了国家鉴定,并荣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2、曙光天阔i200 E1服务器,作为一款面向入门级市场的网络塔式服务器,搭载了性能强劲的奔腾4型号CPU,主频高达3GHz,配备1MB的二级缓存,提供高效的计算能力,这款服务器的内存采用ECC DDR类型,初始配置为512MB,支持双通道设计,最大可扩展至4GB,以适应多样化的业务需求。
3、曙光天阔I650-N2服务器,专为部门级应用设计,其核心处理单元采用Xeon型号CPU,运行频率高达8GHz,支持单颗CPU的最大配置,服务器配备1MB的二级缓存,以及FSB 533MHz的总线规格,展现出卓越的计算性能。
4、曙光天阔I840r-F3服务器,是一款企业级机架式服务器,采用4U设计,该服务器搭载Intel Xeon MP 7110N处理器,标准配置为4颗,最大支持至4颗,频率高达5GHz,其二级缓存容量为2*1MB,总线规格为FSB 677MHz,主板芯片组为Intel E8501,性能强大。
5、曙光2000-I超级服务器,是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取得的一项重要科技成果,于1998年12月通过了国家科学技术部组织的专家鉴定,该服务器在整体性能上达到了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并在机群操作系统、集成化并行编程环境以及服务器集群软件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揭秘曙光2000超级服务器
1、在I/O性能方面,曙光2000-I超级服务器的PFS文件系统支持并发操作,通过增加I/O通道,显著提升系统的总I/O带宽,满足用户对文件读写性能的高要求,作为国家863高技术计划的成果,曙光2000-I的整体技术达到了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尤其在机群操作系统、集成化编程环境和服务器集群软件方面具有国际领先优势。
2、2000年1月28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的863项目“曙光2000-II”超级服务器成功通过鉴定,其峰值速度达到1100亿次浮点运算,机群操作系统等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中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的发展势头迅猛,已跻身国际先进水平国家行列。
3、曙光2000-II超级服务器的配置包括:峰值运算能力每秒1117亿次浮点运算,内存总容量达46GB,硬盘总容量为628GB,其中专用硬盘容量为405GB,共享硬盘容量为223GB(磁盘阵列容量为178GB)。
4、曙光5000A超级服务器,以曙光2000-I型号为例,具备卓越的计算能力,其峰值速度可达每秒200亿次浮点运算,配备8GB内存和152GB内置硬盘,最多支持34个节点(可扩展至128个),采用先进的Cluster体系结构,兼容IBM SP系统,深受国际用户喜爱。
5、我国成功研制出曙光—2000Ⅱ超级服务器,每秒可进行1100亿次运算,达到90年代末期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这是国家863计划和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重大成果。(人民日报1月29日)我国在发光材料研发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其发光强度和持续时间比硫化物高出30倍以上。
曙光服务器大事记
1、1988年9月,位于漯河市的曙光医疗器械厂在一片荒地上成立,占地5亩,拥有4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首次注册了健士商标,开启了生产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和无菌注射器的历史,1996年3月,万智勇凭借卓越的管理能力,接任漯河市曙光医疗器械厂的经营厂长,为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
2、在一次飞行任务中,飞船在距离地球33万公里的地方接近月球时,由于两个恒温器开关故障,导致服务舱氧气供应箱爆炸,舱内设备损坏严重,氧气和水损失过半,航天员洛弗尔、海斯和斯威加特面临生命危险。
3、2009年12月,成功引入曙光信息产业集团(深圳) *** 的战略投资,将网站与贤泽投资剥离,正式成立深圳拓富网络 *** ,并启动了上市准备工作。
4、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1986年,北京市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启动了国际联网项目——中国学术网(CANET),合作伙伴为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
5、1993年10月,曙光一号诞生,作为科技成就,它在1994年3月被 *** 总理写入 *** 工作报告,同年,曙光一号获得电子部“93电子十大科技成果”奖,并荣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特等奖,1995年5月,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系统(MPP)推出,同年,曙光一号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6、“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突破载人飞船的基本技术,在载人航天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飞船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将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