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服务器自带IPMI功能及其IP地址配置详解
服务器是否自带IPMI功能
1、IPMI的核心组件是BMC(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它作为系统中独立的无代理管理子系统,能够提供自主监控、事件记录和日志提取等功能,BMC还充当IPMB和ICMB之间的网关,协调网络管理服务的提供,虽然IPMI和IPMB均用于服务器管理,但IPMI是基于IP的网络接口,而IPMB则是硬件级别的接口。
2、配置服务器的IPMI地址可以实现对服务器的远程管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使用网线连接到IPMI端口,然后启动服务器并在启动过程中按下F2键或Del键进入BIOS设置,配置IPMI端口的IP地址,按下F10键保存并退出设置,之后,登录服务器的IPMI管理地址进行测试,测试通过后,可以将连接到IPMI接口的网线接入管理交换机。
3、若不配置IPMI,可能会增加维护成本、延长故障处理时间,对业务连续性产生重大影响,为此,我们可以利用设备提供的管理接口,构建一套独立的运维管理系统来管理这些设备,使用交换机的MGMT接口或服务器上的IPMI接口,如果管理的设备数量较多,通常会构建一套独立的管理网络。
如何通过服务器上的IPMI接口构建服务器管理网络
1、通过网络配置,例如设定BMC的IP地址,可以实现远程管理功能,如控制台重定向、系统安装等,BMC系统具备实时管理和监控功能,与IPMI协同工作,负责服务器的核心管理任务,在BIOS中配置静态IP后,可以通过局域网内的BMC配置IP地址,登录BMC Web界面进行远程控制。
2、IPMI和IPMB虽然均服务于服务器管理,但IPMI是基于IP的网络接口,而IPMB是硬件级别的接口,它们共同协作,确保提供全面的网络管理功能,在Linux操作系统中,ipmitool是一个基于IPMI协议的实用工具,用于远程管理服务器集群,它支持远程获取传感器信息、查看系统日志以及执行网络操作,如开关机等。
3、IPMI还可以用于批量管理服务器,这种方式无需担心操作系统的状态,即便系统崩溃,也能轻松获取机器状态、关键系统日志等信息,并能进行系统的重启、关机等控制操作,非常实用。
如何开启服务器的IPMI及远程服务
1、IPMI,在IBM产品中被称为IMM接口,通常出现在3650 M3、M4等型号中,在服务器后端通常会有一个网口,远程管理等扩展功能都集成在其中,基础功能通常都具备,而高级功能在低端机器上可能需要购买许可证,高端机如X5则自带这些功能。
2、在BIOS中设置静态IP地址后,通过局域网内的BMC配置IP地址,登录BMC Web界面进行远程控制,系统安装过程中,可以通过BMC用户配置解决用户名和密码问题,这些配置在BIOS中完成,包括添加用户、设置权限等。
3、还可以配备一套KVM系统来管理服务器,从而实现在操作台前控制所有服务器设备,对于交换机、路由器的管理,则可以通过Console线进行本地管理。
IPMI协议与集群管理
1、在Linux操作系统中,ipmitool是一个基于IPMI协议的实用工具,用于远程管理服务器集群,它支持远程获取传感器信息、查看日志以及执行网络操作,如开关机等,在Ubuntu系统中,可以通过apt直接安装ipmitool,其他Linux系统也可以通过包管理器安装,如果没有找到,可以选择编译安装。
2、IPMI允许管理员管理关机或无响应的电脑,CN=Monitor提供了一种轻量级目录访问协议(LDAP)的目录服务器监视工具,这对于企业网络而言至关重要,因为性能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关键,CN=Monitor可以验证系统复制、检查集群和负载平衡器、评估系统模式并监视缓存大小,它还能评估趋势,并在必要时生成电子邮件警报。
3、FreeIPMI是一款遵循IPMI v5.0规范的软件,它不仅提供了内置功能,还支持与外部软件的集成,适用于大型高性能计算(HPC)或集群环境,这一特性使得FreeIPMI成为管理复杂硬件基础设施的强大工具,为用户提供了高效、灵活的管理解决方案。
4、运维人员的主要职责是管理和维护公司的业务基础架构,包括服务器、中间件、数据库以及各类集群的建设和架构优化等,还需要融合基础网络知识和安全架构知识于工作中,网络安全,包括网络通信安全和应用安全,主要根据业务需求或基础架构设计,制定或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及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