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ARM服务器CPU超线程技术,盘点主流ARM服务器厂商及其产品特性

ARM服务器CPU是否支持超线程技术

超线程(Hyper-Threading,简称HT)技术,最早由英特尔提出并实现,其核心原理是在单个核心处理单元中集成两个逻辑处理单元,使得CPU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同时处理两个线程的整数和浮点运算,从而模拟双核心的运作效果,一个配备超线程技术的CPU,可以虚拟成两个CPU核心。

在ARM平台上,多核心和超线程技术并不像在桌面处理器中那样普遍,ARM更倾向于通过增加核心数量来提升并行处理能力,而不是通过超线程技术,这种设计理念并不直接体现在单个核心的BogoMIPS(每秒百万指令)数值上,因此在评估BogoMIPS时,ARM CPU的性能可能会因为核心数量众多而显得相对较低,软件优化和硬件协同也是影响性能的关键因素。

为何电脑CPU采用超线程技术,而手机CPU没有

安卓系统并未针对英特尔的CPU架构进行深度优化,导致其实际性能无法达到理论预期,英特尔的CPU基于复杂指令集,而手机上最主流的ARM系列CPU则基于简单指令集,处理简单任务时,英特尔的CPU功耗过大,不适合移动设备。

工艺制程和主频也有所不同,手机CPU普遍采用28nm工艺,而电脑CPU则主流为22nm,尽管电脑CPU的工艺略高,但手机CPU的发展速度更快,正在向14nm甚至更先进的工艺迈进,CPU的主频与实际运算能力并非直接相关,还需要考虑缓存、指令集、CPU位数等多方面因素。

尽管如此,手机CPU也支持多线程技术,多线程处理不仅需要硬件支持,还需要操作系统的配合,多线程能够提高应用程序的响应速度,使得应用可以在后台处理数据的同时,还能即时响应用户的操作。

超线程技术虽然可以提高CPU的利用率,但也会增加设计的复杂度,提高功耗,并可能降低单线程性能,在移动平台,并行应用场景相对较少,且对功耗非常敏感,因此超线程技术并不是移动CPU的首选。

为何ARM平台CPU的BogoMIPS数值较小

手机CPU的频率受到温度、发热和功耗的限制,无法无限提升,手机CPU通常采取多核低频的设计策略,以多核低频来达到或接近单核高频的性能,ARM不同架构的性能标准不同,例如ARM11架构(ARM v6+vfp)的BogoMIPS为2-25,而Cortex A8为0,Scorpion架构为1,A9为5,Krait为3,A15为0。

BogoMIPS是一个用于衡量CPU速度的简单指标,由Linux创始人Linus Torvalds设计,虽然它不能提供精确的性能数据,但可以提供一个大致的性能概念。

麒麟9000的性能相当于骁龙哪款处理器

麒麟9000的性能大致相当于骁龙888,麒麟9000是华为推出的一款旗舰级芯片,采用先进的制程工艺和架构设计,具备卓越的性能和能效比,在CPU和GPU性能方面,它能够满足高强度的计算和图形处理需求,骁龙888是高通公司推出的旗舰级移动处理器,同样具备高性能和低能耗的特点。

两款芯片均采用5纳米制造工艺,拥有较高的集成度和能效比,在性能、功耗和制造工艺等方面的比较中,麒麟9000与骁龙888相当,甚至在某些性能指标上超过了骁龙系列的其他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