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无盘服务器配置方案及必备硬件需求指南
无盘服务器需要什么
1、在构建无盘服务器时,应优先选择最新的CPU,新型CPU架构不仅代表更先进的工艺,还能提供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能耗,硬盘方面,建议使用两块读硬盘和两块写硬盘,以满足基本需求,硬盘数量越多,整体性能越强。
2、以一台5000元的主机为例,采用双核CPU、P43或P45主板,搭配8GB内存,可以通过应用软件将内存分割,4GB用作内存盘(虚拟物理盘),4GB用作读盘,这样的配置足以支持无盘客户机械系统的运行。
3、在打造无盘服务器时,明确操作步骤至关重要,以网维无盘为例,可使用两块480GB企业级固态硬盘和一块8TB西数企业级硬盘进行配置,服务器系统安装时,建议选择Windows Server 2016 Enterprise Edition SP2,避免使用Ghost或精简版,以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兼容性。
网吧无盘服务器需要什么配置
1、网吧作为提供上网服务的场所,服务器的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顾客的体验,选择合适的服务器配置至关重要。

2、针对网吧使用的无盘服务器,推荐采用双路主板双CPU配置,至少选用E5 2683V3 14核28线程处理器,搭配华硕X99-A主板,8条64GB DDR4 2400内存,256GB固态硬盘和4TB企业级硬盘,独立显卡选择普通型号即可,服务器电源500W,配备合适的服务器机箱,以满足中大型网吧的需求。
3、以下是一套适用于网吧的AMD配置方案:CPU选择AMD 羿龙II X6 1055T(网吧 *** 95W版本),主板选择技嘉GA-990FXA-UD5,内存选择金士顿4GB DDR3 1333,硬盘选择希捷Barracuda 2TB 7200转64MB SATA3,固态硬盘选择OCZ Agility 3 120GB,机箱选择游戏专用机箱。
4、对于仅需支持8台机器的无盘服务器,预算约3000元左右,可配置如下:使用G41主板,I3处理器,8GB内存,3块硬盘分别用于系统、游戏和回写,还可存放一些电影,这种配置适合小型网吧,操作简单,只需定期下载新游戏即可。
5、针对不同规模的网吧,CPU和内存的需求不同,不超过60台机器的服务器,建议使用4GB内存;不超过40台机器的服务器,2GB内存即可满足需求。
网吧无盘服务器配置
1、针对网吧无盘服务器,推荐双路主板双CPU配置,至少选用E5 2683V3 14核28线程处理器,华硕X99-A主板,8条64GB DDR4 2400内存,256GB固态硬盘和4TB企业级硬盘,独立显卡选择普通型号,服务器电源500W,服务器机箱要求能承载中大型网吧的所有机器。
2、网吧无盘服务器配置中,SSD硬盘已成为主流选择,由于SSD硬盘在无盘服务器中主要用作读盘,其写入性能尚不理想,因此不建议用作写盘,但作为读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3、易游无盘软件有破解版可供选择,至于提到的万象管理系统,实际上只是一种收银机,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收银软件包括PUBWIN2009和万象,对于30台机器的网吧,配置5000-7000元的服务器即可满足需求。
4、无盘服务器配置建议:使用三台服务器,具体配置如下:主板选择GA-3CESL,CPU选择AMD 2220SE 2颗,阵列卡选择外接1068SAS卡,内存选择ECC 8G,硬盘选择3*300G读盘,2*146G写盘,均为SAS类型,在精简和第三方软件优化的情况下,服务器操作系统启动时通常仅需22个进程,内存使用不超过150M。
5、一款标准的无盘服务器配置如下:采用英特尔奔腾双核处理器,15000转高速企业级SAS硬盘,支持多达8端口SAS RAID 0,4GB大容量内存,提供可以绑定的双千兆网卡。
无盘制作教程
1、选择和准备服务器硬件:挑选一台性能强大的服务器作为无盘系统的核心,这台服务器需要具备足够的处理能力、内存和存储空间,以满足处理来自所有客户端请求的需求,确保服务器的网络接口卡(NIC)支持计划连接的工作站数量,并且服务器硬件与您打算使用的无盘软件兼容。
2、无盘系统工作站的网卡与普通网卡不同,它配备了一个启动ROM,当工作站通过局域网启动时,这个启动ROM会向服务器发送一个类似请求的数据信号,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根据不同系统的机制,向工作站发送所需的启动数据。
3、客户端安装法:在多台无盘服务器网吧中,需预留一台配置良好的客户机作为游戏主服,硬盘分为两块320G,一块用于安装系统和下载游戏,另一块用于存放游戏,格式为NTFS,在单台服务器网吧中,服务器系统盘必须为320G,用于装系统和下载游戏,读阵列游戏盘直接用于保存游戏。
4、无盘工作站的CMOS设置:在默认的CMOS设置下,将四个硬盘均设置为None(加快电脑硬件自检),软驱设置为44M(无论有无软驱),HALT设置为No Errors;将第一启动顺序改为从LAN启动(若没有LAN启动选项,需调整BIOS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