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柜深度不够散热差怎么办_机房机柜深度怎么选,如何选择合适深度的机房机柜以改善散热问题?
机柜塞进去就完事?小心设备变“烤箱”
刚入行的老王最近栽了个跟头——新买的服务器塞进机柜才两周,居然频繁 *** 机!拆开一看,硬盘烫得能煎蛋。维修师傅一句话点醒他:“你这机柜深度不够,散热孔都快贴墙上了,不烧设备才怪!”
一、机柜深度不够的坑,踩中就得交学费
你知道吗?机柜深度不是随便选的。那些标着“通用”的600mm浅柜子,塞个普通交换机还行,可要是装刀片服务器?后盖离柜门只剩3cm,散热风扇呼呼吹的全是热气回流。
去年某公司就吃过亏:20台服务器挤在浅机柜里,夏天机房空调开到16℃还是烧了主板。后来一测风道——热空气堵在机器后背排不出去,出风口温度飙到55℃!深度不足的机柜,简直就是给设备造 *** 房 。
更扎心的是,有些厂家为了省成本,1米深的柜子实际可用空间才900mm(前后理线架占地方)。你说按标准买了800mm深的服务器?对不起,插上电源线又凸出来一截...
二、散热翻车的救命三招
▎冷热通道别摆反
见过把机柜像书架一样排排坐的机房吗?热风怼着冷风吸,空调效率直接腰斩。正确姿势是:机柜“面对面、背对背”,让冷风走一条道,热风走另一条道。某数据中心实测,这么一改,散热效率飙升40% 。
要是机柜已经固定改不了咋办?试试这三样: 顶上装抽风涡轮:把淤积的热空气抽出去,几十块的风扇就能降8℃ 侧板开孔加防尘网:别怕破坏美观,散热孔面积增加30%,温度立降5℃(记得要防尘!) 涡流制冷器黑科技:压缩空气进去,冷热气流分开,特别适合精密设备——不过话说回来,这玩意儿每小时耗气量顶台空压机,小公司用可能肉疼。 买机柜前务必做两件事: 拿卷尺量最深的那台设备(别忘了算电源线!) 给散热留至少15cm缓冲区 举个栗子:主流服务器深度多在720-800mm,那机柜就得选1000mm深的。要是放存储设备?直接上1200mm!贪那点空间差价,修设备时哭都没眼泪。 这里有个反常识的发现:机柜不是越深越好。某云计算中心做过对比:用1200mm超深柜的机房,单柜能塞更多设备,但每列少放两柜位;反倒是1000mm标准柜,总装机量多了17% 。 (具体怎么算的?他们工程师没细说,咱也不敢乱猜...) 还有个玄学问题——机柜进深居然影响供电效率!深度超1米的柜子,列头柜到末端设备电压衰减可能超3%。所以啊,大深度机柜最好配智能母线供电,不过这套系统造价嘛...咳,中小企业看看就好。 下次买机柜前,先摸下现有设备的“屁股”——要是烫手,赶紧量深度!省下半平米机房租金的钱,不够买块新硬盘的。 (你们遇过最坑的散热翻车是啥?评论区晒图比比惨) ▎补强散热有奇招
▎选深度要“量体裁柜”
三、深度选对了,机房利用率翻倍?
结尾暴击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