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飞云贷2020年最新消息:9月真引入战略投资了吗?达飞云贷2020年战略投资真相揭晓,9月引入投资确认了吗?
钩子
2020年秋天,朋友圈突然刷爆“达飞云 *** 拿下国际巨头投资”的新闻,可没过两年,成千上万出借人的血汗钱却被锁 *** 在平台里。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高调宣传:战略投资成“强心针”
当年9月,达飞云 *** 高调宣布引入某国际投资机构的战略注资。通稿里说得有鼻子有眼:不仅拿到大笔钱,还能蹭上人家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资源”。消息一出,不少老用户像吃了定心丸,觉得平台这下稳了,甚至有人连夜追加投资。

可蹊跷的是,这轮融资的金额、投资方名字、资金用途,统统没公开。嘴上说着“巩固行业地位”,但具体注资细节成谜——连工商登记信息都查不到变更记录。
二、融资疑云:钱去哪儿了?
就在融资消息放出后两个月,达飞突然关闭了出借人提现通道。更诡异的是,内部员工私下透露:2019年底公司就在密谋“收割计划”,包括克扣历史收益、强制债转等手段。
时间线一拼就露馅:所谓战略投资,和暴雷收割几乎是前后脚。有出借人算过账:如果真如宣传所说“引入巨额资金”,平台怎会连三个月兑付款都发不出来?更讽刺的是,2020年5月全面停兑时,高管竟对讨债的老人甩话:“要钱就债转,不转就等 *** !”
三、融资幌子背后的三重算计
虽然融资真实性存疑,但这波操作确实给达飞带来实打实的好处:
拖延时间:用“合规转型”当烟雾弹,让出借人误以为公司在升级,实际上趁机转移资产;
收割铺垫:鼓吹融资后要“降息缩额”,刺激用户抢投最后一波;
甩锅铺垫:后来暴雷时,直接把锅甩给“疫情冲击”和“政策变化”。
不过话说回来,至今没人能说清:那笔传说中的投资款,到底进了公司账户,还是高管口袋? 一位 *** 者苦笑:“可能连‘国际投资机构’都是皮包公司吧?”
四、 *** 局启示:别被“大新闻”带偏
回头再看2020年那场融资狂欢,更像一场精准设计的心理操控。普通人看到“国际资本入场”,本能觉得是背书,却忽略了金融诈骗的经典套路:用宏大叙事掩盖资金漏洞。
眼下达飞出借人还在苦苦追债,而当年那则光鲜的融资通稿,早被平台偷偷删除。只剩下一地鸡毛在提醒:
金融圈的热搜,别光看标题,得扒开裤衩看底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