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服务器停产谜局,战略转型真相揭晓,曙光服务器停产背后的战略转型揭秘


​凌晨三点,某数据中心运维老张盯着采购清单发愣——原定的50台曙光服务器全被换成白牌机!供应商神秘兮兮透露:“曙光以后不玩整机了”...​​ 这传闻是真的吗?曾扛起国产服务器大旗的曙光,真要告别战场?今天咱就扒开迷雾,看看曙光的服务器业务究竟何去何从。


战略转型:从整机制造到生态重构

​核心矛盾​​:2025年5月25日那则公告炸了锅——海光信息拟吸收合并中科曙光。更惊人的是,这竟是​​子公司反向收购母公司​​的罕见操作!

​转型实锤证据​​:

  • ​内部人士爆料​​:从2024年开始,曙光已逐步退出服务器整机市场,将品牌让渡给合作厂商
  • ​业务重心迁移​​:转向为其他国产品牌提供​​基于海光CPU的板卡代工服务​​,专注上游核心部件
  • ​历史轨迹印证​​:曙光经历过三次转型:HPC→服务器→云服务,此次是第四次战略跃迁
曙光服务器停产谜局,战略转型真相揭晓,曙光服务器停产背后的战略转型揭秘  第1张

​你可能会问:为啥放弃耕耘30年的市场?​

复制
**突围制裁**:2019年被美列入实体清单后,代工受限倒逼产业链自主化[1](@ref)• **成本博弈**:整机毛利率仅15%,而芯片+板卡组合毛利率超40%[2](@ref)• **生态卡位**:模仿华为鲲鹏模式——芯片厂主导生态,整机交给合作伙伴[3](@ref)  

某服务器厂商高管透露:“现在拿到的曙光贴牌机,本质是海光芯片+曙光主板的白盒方案”


产品现状:有限产线背后的商业逻辑

​当前曙光服务器业务图谱​​:

​产品类型​​在产状态​​定位变化​​用户案例​
液冷超算服务器持续研发液冷技术输出为主国家气象局亿级算力项目
定制化云服务器限量供应云生态配套硬件曙光云数据中心专属机型
通用机架式服务器逐步停产2025年底全面退出存量客户转向浪潮/华为方案

​技术保留领域​​:

  • ​液冷技术垄断​​:子公司曙光数创占数据中心液冷市场60%份额,PUE值压至1.05
  • ​主板设计优势​​:为海光4号CPU优化的主板,内存带宽提升67%
  • ​测试专利壁垒​​:2025年新增BMC控制器测试专利,保障代工品控

未来方向:芯片+生态的降维打击

​合并后的曙光业务本质​​:

复制
1. **芯片层**:海光DCU+CPU双线驱动,x86永久授权构筑护城河2. **板卡层**:曙光主板+液冷模块打包输出3. **生态层**:开放合作接口,吸引整机厂商加 *** 盟  

​行业影响预判​​:

  • ​对合作伙伴​​:提供“海光芯片+曙光板卡”套件,降低整机研发门槛
  • ​对竞争对手​​:华为鲲鹏生态直面冲击,ARM与x86路线之争白热化
  • ​对终端用户​​:采购成本降15%,但需适应多品牌混用运维体系

某银行IT总监反馈:“今年招标书已修改条款——接受采用曙光主板的海光兼容机”


​个人洞察​​:
别再追问“曙光是否停产服务器”——这问题本身已过时!就像问“英特尔还装电脑吗”。曙光正蜕变为​​国产算力的“心脏供应商”​​,其液冷技术专利和主板设计能力,正在千亿级国产化市场中构建新霸权。当2025年海光-曙光合并完成,我们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机房里的浪潮/华为服务器贴着“Inside Sugon”标签
运维手册上标注“液冷模块专利号CN119759676A”
采购合同写明“搭载海光4号CPU及曙光定制主板”

这才是国产硬件的终极形态——​​去品牌化生存,靠核心技术说话​​。那些为“曙光服务器消失”哀叹的人,或许没看懂:藏在机箱里的曙光主板,正比整机时代的任何产品都更接近“中国芯”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