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豹智能C轮融资收官:国产DPU独角兽如何改写芯片产业格局

资本为何集体 *** 这家芯片企业?

当杭州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云豹智能签下10亿元AI网络研发中心项目时,资本市场已嗅到DPU赛道的血腥味。​​2025年4月完成的C轮融资​​,集结了IDG资本、中芯聚源等18家顶级机构,这已是该公司成立5年来的第8轮融资。值得关注的是,腾讯自天使轮起持续加注,当前持股23.4%稳坐最大外部股东。


硬核技术如何撑起90亿估值?

​6nm工艺的Corsica DPU芯片​​给出了答案:400Gbps网络带宽较传统方案提升4倍,功耗却降低50%。该芯片采用三大创新设计:

  1. ​Arm V9+RISC-V双架构​​:兼顾数据处理效率与可编程性
  2. ​P4语言处理单元​​:实现协议栈灵活定制
  3. ​国密加速引擎​​:满足政务云安全需求

更令人震撼的是技术储备: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申请239项专利,其中45项发明专利已获授权,在智能网卡、多核CPU设计等领域构建起完整专利墙。


市场为何选择云豹?

中国移动联合发布的​​全球首颗全调度以太网芯片​​给出了线索。在腾讯数据中心实测中,云豹DPU将AI训练任务耗时从72小时压缩至18小时。这种性能优势转化为了商业订单:

客户类型典型应用场景商业价值
云计算大厂裸金属服务器集群节省30%硬件采购成本
电信运营商5G边缘计算节点降低40%运维能耗
金融机构高频交易系统时延缩减至0.5微秒

资本布局藏着哪些玄机?

从投资方结构可窥见产业趋势:

  1. ​腾讯系生态​​:微信支付日均400亿笔交易的数据处理需求
  2. ​中芯聚源加持​​:确保6nm芯片量产可靠性
  3. ​地方 *** 基金​​:杭州、萧山资本 *** 数字经济基建

值得玩味的是,红杉资本与深创投连续三轮跟投,这在芯片投资领域极为罕见,侧面印证技术路线的市场认可度。


狂欢背后藏着哪些隐忧?

尽管坐拥​​国内DPU市场35%份额​​,但国际巨头英伟达的BlueField-3 DPU已实现800Gbps传输速率。云豹需要应对双重挑战:

  1. ​技术迭代竞赛​​:每18个月性能指标翻倍的行业定律
  2. ​生态建设瓶颈​​:需要培育超过200家软件合作伙伴
  3. ​地缘政治风险​​:美国可能将DPU纳入出口管制清单

萧启阳博士的应对策略颇具深意:"我们正在研发的7nm DPU Pro芯片,将通过chiplet技术实现算力弹性扩展,这可能是弯道超车的关键"。

当资本盛宴的镁光灯渐暗,真正考验才刚开始。云豹智能能否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持续盈利能力,2026年规划的科创板IPO或许会给出最终答案。而此刻,这家估值超90亿的独角兽,正在用芯片重新定义数据中心的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