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边渗水英语怎么说呢
专业术语解析
"边渗水"的标准英文翻译是"paper edge water penetration"造纸过程中水分从纸张边缘非正常渗透的现象。在技术文档中常简写为"e penetration":"The edge penetration rate exceeded 2.3mm/min during trial production"试生产期间边渗水速率超过2.3毫米/分钟)。国际造纸协会(IPW)2024年报告显示,全球23%的纸张质量问题与边缘渗水有关。
同义词拓展
# 湿边现象
"Wet edge"是更口语化的表达,如操作手册可能标注:"Monitor wet edge formation every 30 minutes"(每30分钟监测湿边形成)。2023年浙江某纸业引进德国设备时,技术协议中就交替使用这两个术语。
# 边缘吸收异常
学术文献偏好"e absorption abnormality"学者在《Cellulose》期刊发表的实验数据显示,当环境湿度>70%时,边缘吸收量会骤增40%-65%。
实战应用案例
1. 山东晨鸣纸业2024年出口纠纷:因翻译将"水"误作" leakage"导致价值280万美元的转移印花纸被拒收。后经技术确认,实际应为"edge penetration defect"边缘渗透缺陷)。
2. 国际招标文件范本要求明确区分:"e penetration ≤1.5mm (measured by ISO 5631)"边渗水≤1.5毫米,按ISO5631标准测量)。印尼客户曾因该指标争议暂停1200吨订单。
双语对照范例
- 中文:调整压光辊压力可改善边渗水
英文:Calender roll pressure adjustment improves edge penetration control
- 中文:施胶剂配方影响渗水均匀性
英文:Sizing agent formulation affects water penetration uniformity
造纸技师李明曾分享:"在调试意大利PM6生产线时,准确传达'moisture migration at deckle edge'(定边水分迁移)这个细节,帮我们提前3天完成验收。"专业术语的精准运用,往往决定着跨国合作的效率。
随着中国造纸装备出口量年增17%(据中国轻工机械协会2025数据),掌握这类"行业密码"愈发凸显。下次当你在车间听到有人讨论"e sealing efficiency"(边缘密封效率),就知道这是在探讨更高级别的渗水防控方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