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果传媒2025战略全透视:如何用Z世代语言重构内容商业版图?
(思考停顿)要说这两年最会"搞事情"媒体公司...青果传媒绝对能排进TOP3。从2023年那个被嘲"味孵化器"的MCN机构,到如今坐拥2.7亿月活的"超级市场"逆袭剧本简直比自家网红拍的短剧还精彩...
---
一、核爆式增长背后的"三驾马车"
先看组硬核数据:
指标 | 2023年Q3 | 2025年Q3 | 增长率 |
---|---|---|---|
签约创作者 | 1,200人 | 8,600人 | 616% |
日均内容产量 | 300条 | 4,200条 | 1300% |
品牌合作方 | 47家 | 319家 | 578% |
关键转折点出现在2024年6月那次"MCN化"——(停顿)对,就是突然宣布要当"界的安卓系统"那回。具体操作很骚气:
1.创作者股权计划:把20%股份分给TOP100内容团队
2.智能分发引擎:自研的"果算法"识别142种内容情绪
3.变现工具箱:从直播切片到AI配音,给创作者9种赚钱姿势
(突然压低声音)但说实话...最狠的还是他们那个内容风控中台。你知道现在每天要处理多少违规视频吗?说出来吓死你——12万条!全靠AI+人工24小时轮岗...
---
二、2025版杀手锏:让普通人也能月入3万?
(换口气)现在重点说说他们新推出的"创作者2.0"。三个反常识设定特别有意思:
1."烂内容补贴":播放量低于500的视频给基础流量券
2."竞价":品牌方公开预算,创作者抢单报价
3."内容养老金":爆款视频享受3年长尾收益分成
(插入表格说明收益结构)
内容类型 | 基础收益 | 流量加成 | 商单溢价 |
---|---|---|---|
短剧 | ¥80/万次 | 1.2-3倍 | 45-60% |
知识科普 | ¥120/万次 | 1.5-4倍 | 30-50% |
泛生活 | ¥50/万次 | 0.8-2倍 | 20-40% |
有个95后宝妈在分享会上说(模仿口语化):"我就拍宝宝吃饭弄脏衣服那些破事...上个月居然赚了2万7!青果那个'场景识别'功能绝了,连我儿子打翻酱油瓶都能自动加特效...
三、暗战与隐忧:狂欢下的冷思考
(突然严肃)不过最近行业里开始出现些不同声音。比如:
- 数据真实性争议:某百万粉博主自曝"72%互动是机器人"-内容同质化:校园短剧模板已衍生出187个变体版本
- 政策风险:新出台的《AI生成内容标识办法》影响30%产能
更隐秘的是...他们正在测试的虚拟人矩阵。听说内测阶段的10个数字人,已经能承包从美妆教程到财经解读的所有垂类。这要是全面上线...(意味深长停顿)
---
四、未来猜想:内容行业的"煤"?
青果CMO王磊上个月那句"我们要做内容界的云服务商"很有意思。具体落地体现在:
1. 开放"青果OS"第三方机构
2. 建立内容要素交易市场(连BGM都能按秒买卖)
3. 试水"ETF"产品
(最后抛个悬念)业内都在传他们Q4要搞个大动作...据说是和某新能源汽车品牌合作"行车记录仪即创作工具"?(突然收住)这个等官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