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雪碧在B站“冒泡”:一场品牌年轻化的破圈实验
一、碳酸饮料的次世代战场
"你敢信?2023年雪碧在B站的官方账号播放量暴涨300%!"诞生于1961年的绿色汽水品牌,正在用弹幕和鬼畜视频重构自己的年轻基因。据可口可乐公司财报显示,雪碧B站渠道的消费者互动率(12.8%)已超过微博(9.2%)和抖音(11.4%),这种转变绝非偶然。
三个关键转折点:
时间节点 | 标志性事件 | 数据表现 |
---|---|---|
2021.07 | 入驻B站发布首支"无糖宣言" | 首周播放量破50万 |
2022.04 | 与虚拟UP主"泠鸢yousa" | 相关二创视频超2000条 |
2023.12 | 《雪碧侠》定格动画系列上线 | 单集最高投币量1.2万 |
(思考停顿)等等...传统饮料品牌为何要选择B站这个"ACG大本营"让我们先看组对比数据:B站用户中18-24岁占比达62%,与雪碧目标客群重合度高达81%。但更关键的是——这里的用户不只想"喝汽水"他们要的是能玩起来的"社交货币"。
二、内容炼金术:从产品到玩梗
"家人们谁懂啊!雪碧官方居然自己玩起了'透心凉'梗!"这条来自2024年春节爆款视频的TOP弹幕,揭示了雪碧运营团队的核心策略——用互联网黑话重构品牌语言体系。
典型内容矩阵分析:
1.硬核整活区(占比35%)
- 实验室级"开瓶"慢镜头解析
- 10种奇葩喝法测评(含火锅底料调饮)
- 《雪碧的一百种死法》定格动画
2.情感共鸣区(占比28%)
- "高考前桌角那瓶雪碧"故事征集
- 夏日返乡列车主题vlog
- 聋哑UP主手语教学合作视频
3.商业互吹区(占比22%)
- 与《原神》角色"云"冰系联动
- 音乐区UP主原创《气泡音》remix大赛
- 舞蹈区"雪碧摇"挑战赛
注意看!这个品牌最聪明的地方在于——把产品特性转化为内容母题。当其他饮料还在强调"渴"时,雪碧抓住了"气泡"绿色"凉"视觉听觉触觉锚点,比如用ASMR录制开瓶声,用故障艺术表现"感"开发了专属像素字体。
三、用户共创的化学反应
2024年雪碧夏日 campaign 中,有个令人玩味的细节:官方主动使用了用户制作的鬼畜素材作为主KV。这种"身段"的操作带来惊人回报——用户二创视频占总传播量的73%,其中播放量TOP3的都是民间作品。
二创内容传播金字塔:
```
1% 专业团队(高质量动画/混音)
↓
9% 活跃创作者(鬼畜/手书)
↓
90% 普通用户(表情包/弹幕梗)
```
(突然想到)还记得那个出圈的"碧侠"?这个由用户脑洞诞生的虚拟形象,最终被官方认证并做成周边,其实就是Z世代最吃的"系参与感"数据显示,带有UGC内容引导的帖子互动量比常规内容高出4.7倍。
四、冷思考:气泡之下的隐忧
尽管数据亮眼,但评论区也出现这样的声音:"最近雪碧的商单是不是太密了?"2025年Q2的监测报告显示,品牌视频的"退赞率"环比上升17%,部分用户开始反感过度营销。
平衡商业与社区生态的三个建议:
1. 控制UP主合作频次(每月≤3次深度合作)
2. 建立"碧创意银行"素材库
3. 设置"广星期三"栏目
毕竟在B站这个"用爱发电"的社区,用户对恰饭的容忍阈值远比想象中敏感。就像某位用户说的:"我们可以接受广告,但拒绝被当成流量韭菜。"五、未来式:气泡之外的可能性
当我们在讨论雪碧B站账号时,本质上是在观察传统品牌如何在亚文化土壤中培育新的消费场景。据内部消息,雪碧正在测试"虚拟带货主播"并计划将热门视频中的梗反向输出到产品包装。
(停顿)或许某天,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景象:便利店冰柜里的雪碧瓶身上,印着昨天B站热评区的金句。那时,品牌与用户的关系将不再是生产者与消费者,而是共同造梗的互联网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