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奶糖到直播间:大白兔如何用50年老招牌撬动Z世代流量
(思考停顿...)说真的,当我第一次看到#大白兔直播冲上热搜时,嘴里那颗经典奶糖突然就不香了——这个1959年出生的"老家伙"偷偷学会了跳女团舞?这场看似违和的跨界,背后藏着传统品牌年轻化的完整方法论。
---
一、糖纸包装下的流量密码
(挠头)先别急着笑,看看这组数据:
直播场次 | 最高在线人数 | 单品转化率 | 话题阅读量 |
---|---|---|---|
首场怀旧专场 | 82万 | 37% | 2.1亿 |
联名彩妆专场 | 156万 | 61% | 5.3亿 |
中秋非遗专场 | 214万 | 48% | 3.8亿 |
关键转折点出现在2024年春节,当主播穿着糖纸材质时装亮相时,直播间突然涌入23万00后——原来他们团队把包装研发实验室改成了直播间透明背景墙。(突然想到)这招可比那些"人们冲鸭"的套路高级多了对吧?
---
二、甜味主播的养成手册
(喝口水)说到主播人选,大白兔的操作更绝:
1.退休老师傅:第一场让60岁质检员老张讲"糖的108道褶皱"弹幕全是"再看我一眼"2.00后管培生:第二个月换成应届生小圆,用盲盒玩法改造经典蓝白包装
3.虚拟偶像:上个月刚推出的3D版"小甜"能跳《极乐净土》了
(敲桌子)注意看这个细节:所有主播都必须通过"甜度测试"——能连续试吃20颗糖不喝水才算合格。这种变态级人设打造,让用户自动产生"信赖感
三、糖霜之下的危险游戏
(叹气)但老字号直播真这么美好吗?去年双十一翻车事件还历历在目:
- 库存系统崩溃导致3万订单延迟
- 经典款被投诉"版比商超版甜度低" 非遗大师现场翻糖时被弹幕攻击"土了"突然严肃)传统品牌做直播最怕两点:要么放不下身段,要么太过谄媚。大白兔的解法是建立"不原则"不降价促销、不说网络黑话、不碰敏感话题。这种克制反而形成了记忆点。
---
(伸懒腰)写到这儿突然明白,所谓"树开新花"根本不是玄学。当60岁的大白兔在直播间教年轻人折糖纸时,它其实完成了一场跨越代际的价值重构。下次看见那颗蓝兔子logo,或许我们该问的是:这颗糖里,到底藏了多少个时代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