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精英管理者都在选微微草MBA?十年专注打磨的三大核心竞争力

(思考停顿...)说真的,在这个遍地都是"成MBA",能坚持十年只做一件事的机构实在少见。微微草MBA用整整十年时间证明了一件事——经典教育从来不需要噱头,就像老茶客都懂的道理:好茶喝的是山场和工艺,哪有人在乎包装盒是不是镶了金边?

---

一、十年不追风口,我们只做三件"笨"事

先来看组硬核数据:

核心指标行业平均值微微草MBA
课程更新周期1.2年/次3年/次
师资淘汰率15%5%
案例库本土比例40%82%

知道为什么我们的学员总说"学得慢却用得上"吗?(停顿)因为我们坚持:

1.每个教学案例必须经过200+企业验证——去年有位制造业老板跟我说:"那个供应链案例,跟我工厂遇到的问题简直像复制粘贴"2.教授团队十年流动率不到8%——张教授那门《组织行为学》打磨了7年,现在连课件页码学员都能背出来

3.拒绝模块化拼凑课程(重点敲黑板)——市面上80%的MBA把领导力拆成12个模块卖,我们坚持认为领导力是呼吸般的整体艺术

---

二、经典款的秘密:像做奢侈品一样做教育

(放下笔,身体前倾)各位有没有发现?真正的好东西往往有"网红体质"-教材选择:坚持使用1995年版《管理经济学》当主教材(是的,就是那本被笑"老古董"绿皮书),但每章都配有2024年最新商业对照分析

-教学方式:强制要求"48小时无电子设备研讨"去年有个科技公司CEO课后说:"十年没试过用纸笔算现金流了,突然找回了生意本质"-校友网络:实行"推荐人连坐制"对,就是你知道的那个意思),十年累积淘汰23%申请人,换来的是这样的校友会场景:(模仿对话)

"你是微微草几期的?" "15期,你导师是不是陈老?" "!那案例作业你肯定也熬过通宵!" (相视大笑)

---

三、当我们在说"经典"时,到底在说什么?

突然想问问您(停顿):觉得MBA教育最该传承的是什么?我们内部争论过无数次,最后落到三个字——确定性

(突然提高声调)注意!这和守旧完全是两回事:

  • 变与不变的辩证法:财务分析工具每年更新,但复式记账法的底层逻辑从1494年就没变过
  • 快与慢的平衡术:用三个月教您使用最新商业AI工具,但会花三十个课时讲清楚波特五力模型在AI时代的变与不变
  • 新与旧的传承链:每届学员都要完成"传统行业转型方案"去年最佳作业是把稻盛和夫阿米巴模式移植到直播公司

(突然安静)说到这儿,您可能发现了——我们所谓的""经过时间验证的进化能力。就像(思考状)...就像青铜器上的包浆,那是千年氧化形成的保护层。

---

四、给未来十年的一封信

(整理文件声)最后分享个真实故事:上个月校庆,2005年首期学员王总带着泛黄的笔记本回来,翻到某页突然惊呼:"渠道管理公式,我用了十七年!"停顿)

这或许就是教育的本质——我们不是在贩卖知识,而是在铸造思维框架。微微草MBA的下一个十年,会继续做商业世界的"基础款白衬衫"没有荧光色logo,但永远适配各种场合。

(合上笔记本)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要花十年只做经典MBA?答案很简单——真正的专业主义,从来不怕显得老派